国际质量控制与实现方法

   2011-05-24 97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脚步日益迈进,国内印刷行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美印刷品受到严峻的挑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对图像质量进行控制无疑可以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PDCA法。   

    l、概念   

    PDCA法就是“策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改进(Action)”(简称PDCA)管理模式。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6年组织制订并颁布的ISOl4001认证管理标准中的体系。ISOl400l标准的最大特点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强制管理为温和管理,强调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2、PDCA法注意问题及倾向   

    (1)、质量与价格相关   

    (2)、质量标准的随意性   

    (3)、质量尺度的宽容度   

    (4)、质量取决于投入   

    3、在印刷企业中实施PDCA法可以产生以下作用:  
 
  
(1)、与ISOl400l标准相关联的环境角度来说,PDCA法可以使印刷企业从根本上减少污染;对活动中的污染源有效的进行控制,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进产品的环境性能,降低产品在制造或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改革工艺和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改造或更新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 

    (2)、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加强对能源消耗、资材消耗的管理,通过改革工艺技术、改造设备实现节能降耗,减少风险和节约环境费用开支; 

    (3)、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企业形象进而提高市场份额;通过该进产品的高质量性能提高市场的份额;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4)、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

    二、图像QC七大法 

    QC即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层别法、柏拉图法、特性因素图法、查检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管制图法七大QC工具。 

    (一)、层别法 

    1、概念 

    层别法就是把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印刷过程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如颜色层别法是利用色彩的多样性和区别性,作为分类和区辩的标准。举个例来说,办结婚等喜宴发的帖子就是红色的,办丧事发的帖子就是白色的。
 
     2、层别法的分类 

    在图像质量控制与实现方法中,我们常用到的有两种:
 
    ①、4M层别法,即按不同工作人员(Man),按印刷设备的种类(Machine),按印刷方法(Method),按印刷原材料成分(Material)进行层别。
 
    ②、2T层别法,即按印刷的时间(Time),按印刷进程中温度(Temperatuer.)进行层别。   

    3、层别法的运用要点   

   (1)、在收集图像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如果在记录数据前没有很好地规划,经常会发现对于收集来的数据必须浪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类,并作再一次的统计工作,费时又费力。所以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该考虑数据的条件背景,先把它层别化,再开始收集。 
 
    (2)、用好层别法是把握其它QC手法的基础。   

    通过下面对其它QC手法的学习,我们会发现,柏拉图法、查检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和管制图法都必须以发现的问题或原因来作层别法。例如制作柏拉图时,如果设定太多项目或设定项目中其它栏所估的比例过高,就不知道问题的重心,这就是层别不良的原因;直方图的双峰型或高原型都有层别的问题。
  
    (二)、柏拉图法   

    1、概念   

    柏拉图法是根据收集的数据,按照错误原因、状况、发生位置、客户意见、安全事故分类,并按出现的频率排序,以确定问题及解决办法。它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一种工具。  
 
    印刷的流程很复杂,每一步都可能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而客户对印刷品又具有高质量的要求,对于印刷企业而言,只有不断的总结错误并积极改进,才能在印刷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运用柏拉图法时,对于印刷品出现的图像问题,我们可以从结果和原因进行分类,如下表: 

  2、用柏拉图法分析的步骤;  
    
  
(1) 对于要处置的事,以结果或原因加以层别。  
 
  (2)确定坐标轴表示的内容。纵轴可以表示事故出现的次数。横轴表示统计的项目。
 
  (3)决定搜集资料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尽可能定期。  
 
  (4)记录数据,绘上柱状图。   

  (5)连接累积曲线。   

    (三)、特性因素图法   

    l、概念   

    所谓特性因素图即因果分析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用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   

    印刷行业的特性因素图是用来分析印刷品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表。我们通过排列图找出质量特性波动的问题(即主要的质量问题),也就是希望改善的对象,然后利用因果图,针对找出的质量特性(即结果),系统地整理有关人员的经验,通过把语言资料图表化,简单明了地概括出影响主要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再从中找出主要原因。  
 
    2、使用特性因素图法的步骤   

    (1)、各参讨人员列举造成某项结果的原因、对策   

    (2)、概略记载各原因   

    (3)、说明各个原因的形成   

    (4)、更详细分析各个原因   

    (5)、找出关键原因   

    (6)、确定解决办法   

    3、特性因素图法应用范围   

    (1)、工艺分析   

    (2)、工艺控制   

    (3)、作业规范   

    (4)、质量替换控制   

    4、特性因素图法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1)、质量特性过于笼统。若分析的对象不具体,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例如,不能只说“载切不合格”,而应具体地提出是什么方面不合格,是尺寸不合格,是整齐性不合格,还是形状、位置精度不合格。因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不同的。   

    (2)、多个质量特性混画在同一张因果图上,就无法看清因果关系,一张因果图只能分析一个质量特性,多个质量特性必须画多个因果图。 

    (3)、有人误认为在因果图上罗列的原因越多越好,于是把并无实际影响的原因或与质量特性无关的原因统统填入因果图上。实际上,真伪不分只会增加分析原因上的困难。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原因。   

    (4)、主要原因没有标注及标注不全。通过验证确定主要原因后,应在因果图相应原因上画上方框,以做到醒目突出,便于查找。另外,因果图名称和参加人员姓名、日期、绘图者姓名、日期、单位名称以及其它有关事项都应标明,然后将该因果图归档备查。一旦出现类似质量问题,就可调出归档的因果图,用于参考和分析。若标注不全,则可能给分析工作造成困难。 
 
    (5)、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情况熟悉,一个人关起门来,也可以画出因果图。实际上,绘制因果图是集中群众智慧和经验的过程,通过大家共同的讨论,由对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