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胶印技术改造的一些看法

   2011-05-24 64

    技术改造是企业生存的动力之一,尤其是现在的胶印企业,更是不能忽视技术改造。下面笔者结合在胶印企业的一些工作经验,谈一谈胶印企业的技术改造。   

  1.印前设计与制作的更新   

  要对一些传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格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尤其是在印前设计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印刷开本是标准开本,而国际流行的是大开本。近几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开本逐渐流行,因而印前设计者的思路也要随之而变。   

  (2)以前是照相分色、人工绘画、撕红膜,而现在是创意设计。CI设计、电子分色/扫描输入/数码图像直接调入。所以,作为印前设计人员,熟练掌握Photoshop、PageMaker、Quarkxpress、Illustrator、Freehand、Word等专业软件是非常必要的。   

  (3)陷印和挖空处理在印前设计中有一定难度,它既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也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设计人员并不能达到要求,进行陷印和;挖空处理时往往事与愿违。针对印刷工艺对原稿进行必要的处理,正是印前设计与美术创意设计的区别。   

  (4)美术创意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原稿往往不能正常印刷,需要印前设计人员根据印刷工艺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几点: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原稿,否则费力不讨好;其次,对各类原稿要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并能针对不同的原稿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另外,不要完全相信显示器的色彩,色彩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只能是各色版的数据,显示器的颜色只供参考。   

  2.生产工艺的更新   

  生产工艺的更新包括纸张的处理,拼版,色彩管理,印刷的数据化。标准化,科学的质检方法,测试条的使用等。   

  (1)很多印刷企业目前都不能按要求对纸张进行科学管理,进行调湿处理的更少,时间紧张时甚至是纸张买来就用。这样,套准往往会出问题。影响套印精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刷过程中纸张含水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纸张变形(如紧边、荷叶边等)。纸张的含水量和原料、电脑温湿度相关,在套印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应小于±0.1%,车间温度变化也要控制在±3℃范围内。另外,为了减少因含水量变化而引起的纸张变形,应该进行纸张吊晾调湿处理,最好能做到晾纸车间和印刷车间的湿度相等或相近,但大多数印刷厂由于条件限制难以进行。   

  (2)中高档印品最好采用电脑拼版,这样更为精确。   

  (3)随着电脑印前系统的普及,色彩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根据本厂使用的油墨,购买色谱、测试条,检测出适合本厂印刷条件的灰平衡数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不少印刷企业没能做到这一点。   

  (4)印刷行业中有很多技术人员都是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师傅教的传统方法不一定适应现在的印刷形势,所以光靠经验是不行的,得靠数据。测试条。   

  (5)很多企业的质检很简单,仅凭人眼看,根本谈不上数据化、科学化。更有的质检员只检验成品,其实,对纸张、胶片、油墨、橡皮布、润版液等材料以及相关工艺的质检,都应该纳入质检员的工作范畴。   

  3.设备技术的更新   

  包括根据实际情况改造厂房、生产线、生产设备、动力、物流等,还要建立良好的劳动电脑,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和提高监控技术,质检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电力技术等,这是保障企业合理迅速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工厂应能通过高速互联网进行邮件和资料传输,有条件的还可建立内部局域网或局域电话网,这样可大大方便各工序间的工作。   

  (2)针对胶印设备陈旧。电力技术落后,费电、易损等情况,组织电力技术人员进行电力改造,积极应用新技术。如我厂就用滑差电机替代旧直流电机,设备运行良好,费用也低,还避免了设备快速淘汰造成的损失。   

  (3)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建立良好的劳动电脑。应重点加强防火、防工伤安全教育,尽量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当然,技术改造最重要的是应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并要做好可行性研究,从印前到印后逐步进行,不能贪快,同时要联合各部门协同运作。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