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加工中常见故障举例及解决方案

   2011-05-24 121

  故障一  抽缩
 

    产生原因:印后产品表面墨膜回缩,使印面较大的地方裸露出承印物表面,这种现象称为抽缩。这是由于印刷油墨对承印物润湿不良造成的。如承印物表面含有油污、塑料表面及含有表面防划助剂过多的电沉积印刷油墨表面等,使印版不通心或偏心、前进方向抽缩(纵向上没有),常常造成部分缩线(断裂)。

    预防措施:印刷前要对承印物表面进行严格除油处理,并选用表面张力较低的专用印刷油墨。

    故障二  麻点和凹坑

    产生原因:由于印刷油墨的湿墨膜沾附了异物粒子,这些异物粒子在湿墨膜上层布,排斥四周油墨而形成凹坑状,又称为"凹穴"。观察可明显看到凹坑的中央有异物粒子存在,又称"麻点"。这种现象一般不会显露承印物底材。

    预防措施:控制环境,提高洁净度,保证溶剂或稀释剂的纯度,无异物。

    故障三  厚边

    产生原因:在印后墨膜边角特别厚,成品看上去犹如镜框,称为"厚边"。这是由于边角上湿墨膜溶剂挥发比其它位置快,造成该处油墨浓度过高,温度低于别处,形成高表面张力区,使邻近的油墨流向边角,加厚了该处的墨膜。

    预防措施:改善印刷油墨的触变性,降低印刷压力,也可加入适量的流变助剂。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