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印油墨印刷故障

   2011-05-24 73
一、环境刷墨膜的白化
  ①点式白化。主要原因进油墨体系对蜡类的表面活性剂类互溶性差造成的;其二是因为油墨结皮后印刷过程未被复溶而被转移到图文上。
  处理方法:应加入芳烃或酯类真溶剂,促其再度溶解。或在墨斗里安装一个搅拌器(如采用塑料管材,在其外部用未印刷的塑料薄膜套上,再将两头扎紧放在墨头里随机转动搅匀油墨),或在油墨制造时增添抗氧剂处理。
  ②点式白点。主要原因是油墨静电或承印物静电造成的。或因稀释溶剂产生的静电(因不同的溶剂其电阻也不尽相同)造成的。一般在气温高或印刷速度快时发生。其次复膜时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而静电的引起常见于湿度大的天气。
  处理方法:可在油墨里适量加大抗静电剂(过量则影响复合牢度),选择电阻较小的溶剂稀释油墨,调整放、收接地导线(一般深度为700~1500 MM)处理之。
  ③裂纹式白化。主要原因一是油墨转移性能太差,二是印版图纹太浅而极易使油墨体系中的溶剂挥发太快。
   一般印迹粗糙导致成膜不良,尤其是油墨体系或墨斗稀释剂的加入吸入了水分而出现的白化,大多出现在夏季车间湿度太高的环境中。
  处理方法:更换转移性好的油墨或更换较深的印版,其三加入慢干溶剂处理。
  ④整块印迹的白化。主要原因一是在连续印刷时间过长,操作者在发现油墨粘度变粘或变厚时,重复加入某一种单一溶剂,从而打破原有油墨体系中混合溶剂的挥发递度平衡,造成印刷油墨成膜时墨层粗糙、泛白。二是操作工既使是加入了混合溶剂,但过量地加入往往使油墨中合成树脂的含量相对减少,上述泛白现象一样也会出现。处理方法:一是添加3%~7%的慢干溶剂,尤其是能增塑油墨而抵抗水分子的侵入的真溶剂;二是选用含有树脂的专用稀释剂;三是在油墨里补加5%~15%的调墨油,以克服因树脂含量不足而导致的白化,四是在车间安装能调控温、湿度的中央环境或用吸湿器消除之。
  二、图文亮度不足(即光泽差)
  以上列举的白化现象,均会无光泽。有时虽未达到白化,也同样影响着印刷后墨膜的光泽度。
  油墨反粗而无光
  原因:油墨研磨分散过度或贮存、印刷时纸或塑屑及环境尘埃的混入;二是油墨体系里连结料或颜填料颗料直径大于0.1μM而导致印刷图文亮度不足,其次是油墨体系树脂含量少或印刷过程中补加稀释溶剂(但不是真溶剂)过多造成的光泽不良等。
  处理方法:油墨当达到一定细度后就不要再研磨了,应贮存在15~30℃室温的仓库或车间里;二是改善印刷车间环境确保清洁明亮无尘埃,定时定点清除纸或塑屑;三是重新研磨或过滤油墨或换新墨;四是在油墨的墨斗里补加调金油、真溶剂或增塑剂以降低油墨粘度。(待续)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