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话模切--认识模切工艺

   2011-05-24 67

     随着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产品也随之快速地更新换代。现在的包装产品成本,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异型的纸箱纸盒,按照普通生产方法已不满足市场和用户对包装需求的变化,做出巨大贡献。目前许多纸箱企业在模切纸箱的实际生产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不能很好的控制解决,从而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期话题我们请各位行业人士各抒己见,从不同侧面与您探讨模切工艺、产生的问题以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认识模切工艺

    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  

   通常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简称为模切。

工艺介绍

   模切压痕的主要工艺过程为:

   上版—调整压力—确定规矩—粘贴橡皮条—试压模切—正式模切压痕—清废—成品检查—点数包装

上版

   首先,校对已经做好的模切版,大致观察是否符合设计稿的要求。钢线(压线刀)和钢刀(模切刀)位置是否;隹确;开槽开孔的刀线是否采用整线,线条转弯处是否为圆角;为了便于清废,相邻狭窄废边的联结是否增大了连接部分,使其连成一块;两线条的接头处是否出现尖角现象;是否存在尖角线截止于另一直线的中间段落的情况等问题。模切版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立即通知制版人员进行修正避免更多时间上的浪费。然后,把制作好的模切版,安装固定在模切机的版框内,初步调整好版的位置。

调整压力、确定规矩和粘贴橡皮弹塞

   调整版面压力,先要调整钢刀的压力。垫纸后,先开机压印几次,以便把钢刀碰平,然后用大于模切版版面的纸板进行试压,根据钢刀切在纸板上的切痕,采用局部或全部逐渐增加压或减少衬纸层数的方法,使版面
各刀线压力达到均匀一致。

   一般情况钢线比刀线低0.8mm(因为瓦楞纸板楞型的不同,纸板厚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为使钢线和钢刀均获得理想压力,应根据所模切纸板的性质对钢线的压力进行调整。通常根据所模切纸板的厚度来计算垫纸的厚度,即垫纸的厚度二钢刀高度—钢线高度—被模切纸板的厚度。

(备注:在版面压力调整好后,将模切版固定好。确定规矩位置时,一般是被模切的产品居中为最宜。)

   橡皮弹塞应放在模切版主要钢刀的两侧版基上,利用橡皮弹条良好恢复性的作用,将分离后的纸板从刃口推出。一般来说,橡皮条应高出模切刀刃1.2mm左右,橡皮条距离刀线的距离1mm—2mm为宜,因为如果仅靠刀身安装,橡皮弹塞在受压后不能向刀身方向膨胀,只能向另一方向膨胀,造成向两边拉纸,模切刀还未切断纸张,已被橡皮弹塞拉断,易产生纸毛。

试压模切、正式模切、清废、成品检查、点数包装

   上述工作完成后,应先模切出样张,进行全面检查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待专职检验人员签样确认后,即可进行批量生产。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不定期进行自检。主要是和样张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模切后的产品应去除多余的边料,然后对有毛刺的边缘进行打磨,使其光洁无毛边。随后对成品进行挑选检查,剔除残次品,最后点数、包装、验收、入库。

(待续)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