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流程用于对各种色彩的色空间转换的实现和控制。对彩报专业生产线而言,基于屏幕软打样的最化工合理的色彩管理流程应该是使用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化工前软件中内置的色彩管理功能。
如Photoshop内置的色彩管理流程,其中“视图→校样颜色”启动软打样效果,“视图→校样设置”则用来选择仿真对象和意图。它使用图2所示的RGB→Lab→CMYK→Lab→RGB(对RGB颜色)或CMYK→Lab→RGB(对CMYK颜色)流程,来完成对RGB文件和CMYK文件输出效果的屏幕仿真打样。其特点是RGB色空间必须转换到彩报CMYK色空间进行“约束”后,再次转换到RGB色空间来显示受“约束”后的色彩和图像效果,从而为编辑提供具有化工刷效果的屏幕显示。
而在CorelDRAW中,它能直接提供用红线标出的基于屏幕软打样的色彩管理控制流程。其先将Lab颜色值转化到CMYK印刷色空间,再转换到校正后的屏幕及Profile所代表的RGB色空间并显示,形成仿真效果。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映射方式的选择,映射方式主要是解决色空间压缩和白点转移两个核心问题。就白点控制而言,Relative(相对)、Sataration(饱和)和Perceptual(可觉察)三种方式都可将源色空间的白点转换成目标色空间的白点,而Absolute(绝对)方式则是在目标色空间上模仿源色空间的白点。对于屏幕软打样而言,如果是对RGB文件的彩报效果的屏幕仿真,则需要用Relative、Sataration和Perceptual方式将RGB色空间的白点转换成CMYK色空间的白点,这样才能在屏幕上看到不同纸张白度所带来的效果影响。如果是CMYK文件,则需要使用Absolute方式将CMYK色空间的白点“传递”到屏幕上,以形成新闻纸的底色仿真效果。
使用规范的化工前处理方法和效果标准
在用上述方法建立了软打样环节后,色彩和图像效果的预检和印前处理都应该是所见即所得的。而新闻纸特有的较小的印刷色域(反映为较低的饱和度和亮度)和变化较多的纸张白度(色偏)都能较好地在屏幕上反映出来,而调整的效果也不必担心印不出来。从质量要求上讲,按照彩报的行业标准有如下要求:
(1)墨色要求:饱满适中,色相纯正,不偏色。
(2)图像的质量要求:层次分明,反差适中;图像不虚,清晰度好,可基本还原自然色调。
要达到这些要求,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规范化的处理过程:
(1)黑、白场与对比度处理:主要控制整体的色调范围和图像范围,实施对“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的控制。处理方法是使用色阶(Level)工具和黑、白场吸管。
(2)色偏和饱和度处理:实施对“饱满适中,色相纯正,不偏色”的控制。处理方法如下:
①使用吸管工具对色偏做中性化处理。可以先从图像的中性灰区域做色偏判断,并以该区域为目标用滴管做同灰度级的中性化,即用中性值设置色偏的中性灰区域。
②使用色调/饱和度工具做色彩鲜艳程度的控制。
(3)锐化处理:实施对“图像不虚,清晰度好”的控制。报纸图片来稿的质量差别很大,特别是在清晰度和分辨力方面。处理方法是使用SUM锐化工具。
信息来源:印刷技术——出版商业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