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去除工艺及目的

   2011-05-24 87

     如何在提高经济刷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印刷成本,一直是印刷人思索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企业的这种需求对底色去除工艺进行分析,与同仁交流。

   底色去除是指适当地减少三色版中性灰成分中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的用量而以黑色油墨代之的一种工艺方法。在现代高速经济的多色湿压湿印刷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有利于油墨的快速干燥,在提高印刷品质量的同时,节省彩色油墨,有利于保持中性灰平衡。

底色去除工艺原理

   从理论上讲,理想的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可以形成中性灰。如50%的黄、45%的品红、1 5%的青叠印后的颜色中有1 5%的中性灰成分,也就是说理想三原色油墨叠加出的复合色可以用三原色中相应的2种油墨和黑-色油墨组成的复合色来代替,达到相同的视觉效果。如上例中应用底色去除工艺后即可以用35%的黄、30%的品红和1 5%的黑来代替。底色去除工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底色去除的目的

     (1)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印刷所采用的黄、品红的价格不同,对于同一品牌的  油墨来说,三原色油墨的价格远远高于黑色油墨。采用底色  去除工艺后,黑墨取代了部分三原色油墨,从而节省了彩色,油墨,对于大批量印刷来说,直接降低了成本。

    (2)改善印刷适性,缩短油墨干燥时间


    对于多色高速经济来说,每张印品从印刷到收纸只有很短的时间,这就要求印刷墨层能迅速干燥。墨层过厚会延缓干燥,印品堆放过程中会造成背面蹭脏等故障。而采用底色去除工艺后,  图像中暗调部分的油墨叠加量减少,墨层减薄,从而缩短了油墨的干燥时间,提高了印刷速度,又可减少喷粉量。另一方面,现代胶印都是高速湿压湿印刷,印刷墨量大,油墨不易完全转移,致使印刷品墨色不匀,局部密度不够,色调不准,采用底色去除工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3)利于中性灰平衡,提高印刷品质量

   中性灰平衡再现是衡量印刷品画面整体色调和评价色彩再现的主要客观技术标准,也是印刷复制能否准确再现原稿的先决条件,因而保持灰平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印刷是采用黄、品红、青三原色叠加再现中性灰,但是由于油墨的色偏和印刷中的不稳定因素会出现局部偏色等现象。采用底色去除工艺用适量黑墨代替黄、品红、青生成中性灰以弥补局部偏色、底色不足等缺陷,有效地保证了中性灰平衡的稳定性

    如何应用底色去除工艺

   底色去除的实质是在印前制作中,通过调整各色版阶调曲线,  以黑墨代替三原色彩墨,减少三原色油墨的用量。但又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地加大黑墨的用量以替代由三原色叠加的中性灰,这样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代替的量要适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R(%)=S一(L—S)/K X 100%其中:日—底色去除量;L—三原色版中最大油墨量;S一三原色版中最小油墨量;K一比例常数,为1.0—1.5。

(作者/新华日报社印务总公司 李超)

信息来源:《印刷技术》2005、10(出版及商业印刷)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