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品质量控制--色度控制

   2011-05-24 57

色度控制

     印刷工业多年来都在控制色彩方面下功夫,现在已有许多印刷机彩色控制系统在世界各地运转,这些系统的目的都是,优化诸多印刷机刷条件,通过控制印刷机刷特性而控制色彩复制的稳定性。

  大多数色彩控制系统的测试项目是相同的,各个项目根据不同的理由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可能包括的测试项目有实地、叠印刷机实地、叠印的网点块、三色灰平衡网点块、网点增大、重影、滑版或印版曝光等。

  许多年来,工业上试图通过控制实地油墨密度来控制色彩,但所有各印刷参数的总影响比实地密度更重要。为了检测印刷特性,工业上制造了一些控制条和测试印版,借此监控出现问题的时刻和某个印刷条件失控的时刻。

  如前所述,人们期望印刷品有稳定的一致的色相。色相是通过网点叠印产生的,大多数是并列网点,实地密度的变化将引起网点覆盖率的改变。当网点覆盖率变化时,最明显的结果是色相改变。

  希望有一些网点增大,也总是出现一些网点增大,但只要网点增大量是稳定的且处在控制之下,就是正常增大,分色时对这种增大已经进行了补偿。

  色彩控制最好能够显示印刷色相和各个印刷油墨的网点增大,然后通过改变实地油墨密度保持稳定的色相和饱和度。这种控制就好像是控制汽车的速度,不能测量压下加速器踏板的位置,但可以测量汽车行驶的速度,加速器就好比网点尺寸,速度就好像是实地密度。

  在色彩复制中,重要的是看到密度或色调,而不是单个网点尺寸,眼睛看不见每个网点,眼睛看到的是由网点产生的整个外观。眼睛不能分辨各个网点,只要色彩外观看起来是正确的,那么印刷网点的覆盖率就是正确的,而不管墨层内在的网点增大。

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对于印刷品来说,规格尺寸、负数、价格、每日每时的定额等都能用数目表示,但对于实际的印刷质量来说,却长期缺乏定量评价的数据,没有客观的质量控制标准。除了套准。蹭脏等常用判据外,印刷质量总是根据网点、色彩复制的忠实程度和一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行评价。

  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是印刷图像和原稿之间的色彩偏差和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变化。附于书末的彩图1表示一张封面在印刷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其蓝紫色是通过青和品红叠印得到的,色相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墨层厚度变化或墨层厚度、网点调值、油墨置印的错误调节造成的。

  彩图2表示在对中间的绿色进行评判时,由于周围颜色不同、照明和印刷人员视觉感受上的差别,评价的结果带有主观的色彩。

  为了对印刷复制的忠实性进行视觉评判,采用了许多辅助手段减轻视觉评价的困难。如采用D65标准光源照明、在印刷品上附加套准控制元素、设置判断网点变化的信号条及判断网点变形、重影、和油墨叠印的控制块。

  对于一个真正的客观评价来说,客观测量的变量和恰当的测量方法是绝对必要的。印刷图像质量受诸多工艺参数的影响,这许多工艺参数往往不是独立变量而是相互影响的。譬如当增加墨层厚度的时候,网点的调值总要跟着增大,套色百分比也要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决定了印刷质量控制的复杂性,一个客观有序的质量控制方法关键在于确定客观测量的变量和采用恰当的测量方法。

  使印刷色彩在整个印刷过程中保持正确主要取决于三个参数:墨层厚度、网点覆盖率和叠印率。这三个参数各有其对应的可供客观测量的物理量,图5-1表达了三个质量参数与相关物理量之间的纵横关系,这个图描述了印刷图像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墨层厚度。一个印刷图像的视觉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墨层厚度。对于涂料纸来说,为了使青、品红、黄、红、绿、蓝紫印刷色与它在色度图上的正确位置吻合,墨层厚度应在0.7~1.1μm,因纸张、油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胶印墨层也能达到2.5μm。

  当墨层厚度合适的时候,印刷品可得到较大的复制色域。

  对于透明油墨来说,印刷油墨层厚度的变化从色彩饱和度的变化上可觉察出来,亮度也会受到影响,结果使印刷色偏离规定的色彩位置,限制了可复制的色域。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样,用视觉检测油墨厚度是不充分的,在印刷车间要用密度计通过测量实地密度控制墨层厚度。这是因为墨层厚度与实地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墨层的吸收特性取决于油墨的色相、墨层厚度、油墨中颜料的特性和浓度。可是,因为三原色油墨的色相是标准的,颜料的浓度也是规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所以只有油墨层的厚度可以作为一个变量由工人进行调节。当然,墨层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会达到他和实地密度,就是在充满油墨的容器上测量也不会高出他和密度。所以,无穷大密度是不存在的。

  图5-2表示在四色印刷机上进行墨层厚度调节的例子。两个虚线表示胶印中墨层厚度调节范围通常是0.7~1.1μm,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曲线一直延伸到很厚的墨层时才开始变平,但那对胶印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了。

(待续)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