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质量参数分类
一、印刷图像的非信息面
印刷品的表面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信息表面和非信息表面。在评价这两种表面时所用的评判依据也不同,将这两种表面分开处理,会使问题讨论得更清楚、更富建设性。
印刷品的信息面包含印刷品要表达的信息或图像,非信息面通常形成一个背景,借助于反差或期望的气氛衬托信息面。
印刷品的非信息面又可分为三种:未被印刷的纸面(或其它末被印刷的承印表面)、实地印刷面或均匀的网目调面。非信息面的一般特点是整个区域外观均匀。对非信息面的评价,一般是根据它跟原稿的接近程度和整个非信息面的一致程度。
表6-1表明了影响非信息面质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漫反射性质、在整个非信息面上漫反射的一致性、光谱分布或色彩。镜面反射和光泽也是很重要的,但透明度和不透明度只影响纸张本身,纹理主要与表面的平整性和几何凹凸有关。
对于这些性质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对于反射密度和光泽主要考虑它们的平均值、在整个非信息面分布的偏差和纹理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这些性质的主观和客观评价问题。印刷图像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是视觉评价,是眼睛在印刷品上实际感受到的东西。因为这种观察得到的结果具有主观和非量化的特点,技术上总致力于有关物理性质的测量,以便建立客观量化的物理评价方法。因此,就许多外观特性而言,往往是从视觉观测和物理测量两方面入手。
二、评判图像优度的依据
研究质量的根本目标主要是决定样本“好”的程度,即评定印刷质量的“优度”。评价的依据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作评价的标准是理想的,以最好的印刷品为比较基准,对光泽度的一致性,在印刷品中没有跳跃就属于这种质量评价方法。第二种情况是把产品要达到的目标作为鉴别的依据,这个目标可能是一个打样样张或原始的线条原槁,这时对质量的评判主要从偏差大小着眼。第三种情况是从美学角度考虑,即印刷品对观察者感染力的大小,这种情况主要侧重于对印刷成品的评价,并不侧重于拿原稿进行比较。总而言之,在印刷品质量评判中,目标必须十分清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