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报业出版近年来取得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带动了国内的报纸出版,各大报社都引进了彩色报纸印刷生产线,使我国的报纸印刷技术得到较大的进步,报纸的单期总版数、彩报比例、印刷质量等都有很大提高。但是同时,虽然我们的硬件设备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而我们的软件系统却还没有跟上,彩色报纸印刷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管理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众所周知,技术是质量的基石,印刷质量管理的同时也是印刷工艺的技术控制。对于印刷厂来说,要提高报纸的印刷质量,管理部门应该了解所有影响总体报纸印刷质量的因素,从而在技术上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形成一整套开放式的质量控制系统,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停地进行完善和补充。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印刷质量的管理要树立起一个全局的观念,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各个生产部门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共同围绕质量控制体系来运作。工艺的规范化与数据化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一般来说,报纸印刷包括印前、制版和印刷三个流程,我们在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时候,这三个工艺流程的规范和数据化是基础,同时还应纳入印刷原材料的检测和控制。下面大致谈一下印刷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1.印前工艺的质量控制
对印前工艺来说,由于它是整个印刷流程的开端,直接影响后道工序,控制印前工艺质量是我们的首要工作。
印前工艺的质量控制包含了原稿的规范化、扫描工艺的规范化、图像处理的规范化和数据化,以及照排工艺的规范化。
原稿的规范化是对编辑部和广告部提出的,要求提供尽量高质量的原稿;扫描工艺的规范化是指扫描参数如分辨力、色彩模式、比例、去同等的质量控制;图像处理的规范化和数据化包括了层次校正和色彩校正的数据化控制;照排工艺的规范化是对胶片的实地最大密度、灰雾度、线性化的质量控制。
2、制版工艺的质量控制
制版工艺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流程,制版工艺的质量管理理念是稳定。可以运用晒版质量控制条、显影药液电导率计和PH计、专用 PS版网点测试仪等质量控制手段来对制版工艺的质量进行控制。
制版工艺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控制PS版的曝光强度和时间,检测显影定影药水电导率和 PH值,测量 PS版网点扩大、网点再现性等。
3、印刷工艺的质量控制
报纸印刷工艺的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两平一匀”。两平是指灰平衡控制和水墨平衡控制,一匀是指墨色的均匀。
要获得正确的灰平衡,需要了解所使用油墨和纸张的特性。确定三色网点比例的一般原则是:由于新闻纸偏黄,黄的网点最小,品红比黄大一点,青的网点比例最大。至于三色网点比例到底确定为多少,要根据各个印刷厂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总结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灰平衡点的数据。在确定各色的网点比例之后,制成灰平衡控制条,还包括黑色控制区域,以确定一个标准的灰轴,带到报纸版面上。印刷车间在印刷过程中,以灰平衡控制条为标准,调节三色油墨的墨量,使灰平衡控制条呈现视觉上的中性灰,并且与标准的灰轴在视觉上一致,即可控制彩色报纸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实现较理想的灰平衡。
在报纸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整体控制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报纸的印刷质量。水墨平衡要在一定的速度和印刷压力下实现,以保证报纸印刷质量和报纸的正常生产为前提,用最少的润版液来平衡印版上的油墨,使油墨乳化后所含有的润版液在 15%一26%之间。
从实际操作来看,绝对的水墨平衡几乎是做不到的,在影响水墨平衡的诸多因素中,也很难有一个通用和精确的量化控制标准。在印刷中,水墨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不平衡,再调整到新的平衡,这是随印刷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调整的,操作人员在掌握了水墨平衡基本原理的同时,还应对操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和正确的判断。
墨色的均匀性依赖于操作人员调节供墨量的水平。在进行量化控制的时候,根据国家报纸印刷质量标准确定实地密度的值,使用密度仪测量版面上的实地大标题的密度值,使之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灰平衡控制、水墨平衡控制和墨色的均匀性控制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平一匀”的控制从总体上把握住了报纸印刷的质量。
4、原材料的控制
任何工艺控制只是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控制,原材料的控制是工艺控制的前提条件。只有所使用的原材料适合印刷厂自身的实际环境和工艺条件,才能确保报纸的最终印刷质量。 原材料的控制主要是控制胶片、PS版、显影定影药水(胶片的和 PS版的)、润版液、油墨、纸张等。任何一种需长期采用的原材料在采购时最好先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试用,在得到质量确认的情况下再进行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能够满足印刷厂关于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的规定。
随着以上四个质量控制点的建立,综合起来进行总体协调统一管理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秩序而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当然一个全面而完整的印刷质量控制体系还需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并且各个报社印刷厂都有其特点,可以在以上四个质量控制点建立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特点来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的印刷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还只是一个环境的确立,质量控制体系的平稳运行才可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依赖一个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依据印刷厂自身的质量文件系统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管理、协调、监督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在质量管理系统里,质量控制体系是主体,质量文件系统实际上就是其运行环境,而质量控制部门则行使质量管理的职能。
质量文件系统是依据质量控制体系的各个环节来组织编制的,它包含了印刷厂自身的质量方针、印刷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各个生产部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操作规范、质量执行标准、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不合格品的控制、印刷环境的控制、质量事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质量控制部门在运行质量控制体系的时候,贯彻执行制定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产品检验规程。首先对采购的印刷原材料进行检验、测试和必要的试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适合印刷厂自身的生产环境和标准;严格监督印前部门、制版车间、印刷车间的工艺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依据自身的质量控制标准来保证报纸的印刷质量;并且依据质量控制标准对印刷的报纸进行质量检验,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做出处罚,并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
质量控制体系的开放性尤为重要,在实际运行时根据工艺条件的改变和更新随时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提出和制定新的技术革新方案和策略。
同时,质量控制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印刷厂全体员工的参与,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把自身视作质量管理的一个环节。任何员工都有反映报纸印刷质量的问题和提出解决质量问题的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围绕质量控制体系来稳定和提高报纸的总体印刷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个具备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报业印刷企业,必须依托完善而高效的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该且必须是一个务实的系统。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