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买到书刊本册,首先看到的是烫花的书名,第一印象若好,购买者就有了对全书质量的好印象,这体现了装帧外观质量的重要性。现代人们对外观装帧质量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书刊本册不只是阅读和使用的对象,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品,供人们欣赏、保存,或当作礼品相互赠送。贵重的书刊则选用高档材料加工,成为有保存价值的物品,如果烫印材料使用不当,工艺设计和装订加工处理不适合,就会影响全书的效果及价值。
烫印工序是装订加工中的重要一环,烫印加工又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烫印对象不下十几种,性能各异,烫印材料又很繁多,要使每一品种、每一批工作物烫印的效果都很理想则是很难的。因此除按要求选材料外,还要注意加工时的正确处理,才能保证装订质量的合格。就目前出现的一些烫印问题,列表于2-7,分别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现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法 |
烫花或烫印不牢 | a.压力轻或温度低 b.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合 | a.加大压力或增加温度、时间 b.烫印材料选用见表2-4、5 |
烫后无光泽、糊版不清晰 | 烫印温度过高、压力过大 | 降低温度、减轻压力 |
同一块版烫后压力不等 | 图文面积大小悬珠、压力不均 | 将大面积图文压力加大,可用垫纸方法校正,以调整大小面积的压力相等 |
烫不上或烫迹脱落 | a.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合 b.烫印材料胱层质量不佳 c.温度过低、压力过小 d.无助粘剂或印刷时喷粉过多 | a.烫印材料选用表见2-4、5 b.暂时换用,检查其质量 c.重新调整温度和压力 d.使用助粘料,清除印刷喷粉 |
相同材料、正常烫印时好时坏 | a.材料质量不稳定 b.温度或压力不正常 | a.检查材料质量、暂时换用并作记录 b.检查温度、时间、压力,并调整 |
烫细线条图文断线不清晰 | a.被烫物花纹凹凸过大 b.压力过轻 | a.凹凸过大的花纹面料不宜烫印细线图案 b.加大压力和温度弥补 |
烫印漏底 | a.被烫物花纹过深 b.压力小、温度低 | a.加大压力 b.提高温度5℃ |
烫后字迹棱角不明显 | 烫版不平或烫版本身字迹的棱角就不突出 | a.上烫版前检查烫版图文是否合格,不适当要修整 b.将字迹棱角部位,在下版上垫高 |
凹形烫版烫后不出凸印迹 | 底版上版垫出凸形或凸形垫的不适当 | 将底版烫迹处垫起同样凹形版的凸出面,并应光滑平整适当 |
烫色片或金属箔不粘结或粘结不牢 | a.没加助粘料 b.温度或压力等不得当 | a.织品类封面要加助粘粉,光滑无孔或少孔封面加助粘液 b.烫印温度见表2-6 |
信息来源: 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