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广告刷产品的质量标准除行业标准(CY)和国家标准(GB)外,还有用户签订的合同。对于广告刷标准,除了新闻出版单位以外,社会其它用户并不十分了解。
目前广告刷市场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委印单位是非新闻出版单位,他们委印的活件工艺复杂,要求工期短,价格低,致使印刷厂使用价格低廉的纸张及原辅材料加工,给印刷产品质量造成隐患;另一方面,印刷生产车间一线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临时用工较多,他们操作时间短,经验少;另外,业务人员对印刷业务知识知之不多、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都造成了委印单位和印刷企业间发生扯皮现象。因此,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规范落实书刊印装前后交接的管理措施。具体要检查核对委印单及施工单中书刊名称、期号、条形码、广告编号、版权内容、定价是否齐全一致和有无改动;检查封面、插页、内文软片与样张是否齐全,页码顺序是否清楚无误,要求改动的地方是否标识清楚,并妥善保管签字样、原稿、样书、照片资料;还要核对印张数、开本尺寸、封面、插页、内文用纸是否清楚无误,是否有插页,包括插页的顺序位置、封面有无勒口;装订方式、印刷数量、发行分配数、发行及送刊地址、打包方式、联系人及电话、要求送刊日期等信息要准确无误。
其次,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加工车间在详细审查施工单内容的前提下,要熟悉样本或签样,检查印数、核对印张,并检查原版质量、开本尺寸和装订要求。内文第一张印刷样出来后,要通过先折毛样,检查顺序正确与否、正反墨色是否一致、有无缺图或掉字,还要检查规矩线、折标、色标等是否齐全。多机台共同印刷一批产品时,要确定一个标准墨色和规矩作为基准。凡固定的刊名、页码色块要期期一致、全书一致,并通过对角折页检查颜色是否一致、接版颜色是否一致和印张与印张之间接版颜色是否一致。
最后,印刷中还要做到 “三勤”和“四不印”,即勤对照签字样、勤搅动墨斗、勤看版面水分;施工单不清不印、没签字样不印、有疑问没搞清楚不印、明知质量有问题不印。
这些质量管理措施,要分发给流程涉及的所有相关人员,使他们在业务洽谈交接、工艺审核、生产操作等过程中逐条认真对照检查执行。经过一段时间执行,生产流程理顺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了,而且还经常能检查发现客户的错误,及时帮他们挽回损失,赢得客户的信任,营造一个印刷企业对外业务的良好广告。
目前,随着各印刷企业生产加工设备的不断更新,客户对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周期的要求更加苛刻,这就对技术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单位技术工人相对溃乏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让一线操作人员对照执行,这对保证产品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嵇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