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版工序的经验之谈

   2011-05-24 51

     在印刷厂,传统制版工序与其他工作相比,自动化程度低,手工参与较多,因此操作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制版工作多年,现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与读者分享。

1.剪片

     胶片由照排车间送到制版车间后,首先要做的是把胶片的空白部分剪掉,即剪片。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胶片正面朝上放置在看版台上,先看清版号的奇偶,如果是奇码版,则剪掉胶片左边的空白部分;如有中缝,剪切时要尽可能靠里侧,以免拼版人员再加工;如果为偶码版,则剪掉胶片右边。以上为黑白版胶片的剪切方法,如果为彩色版胶片,一般需要在上下各留一个对位标记。

2.拼版

      拼版分书版与报版两种拼法。8开报版一般采用书版拼法,常见的版数有4、8、16、24及32版,偶尔也会有48版或64版。通常在拼版时,是先把大版数分成有标志的几部分,如A. B.C.D几个版,如64页报版可分成A32,B32或A、B、C、D各16个版。

(1)报版常规拼版遵循下列规律:

①左边上下两边的版号之和与右边上下两边的版号之和相等,并且等于最大版号数加1。如32版的情况,左右两边上下版号之和应当为33。

②奇数版位与偶数版位位置固定,且左右两边小版版位与大版版位也固定,如,在32个版的拼版过程中,32、25、1、8四个版与24、17、9、16四个版分别拼在两个大版上,其中32与24、25与17、1与9、8与16版位相同。

(2)4开报版的拼版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①版数为20以内,包括20时,拼版时以4个版为一组进行,且4个版中两头的2个版与中间的一个版分别拼在一起,即:1、4和2、3、5、8和6、7、9、12和10、11、13、16和14、15、17、20和18、19。

②版数大于20的情况,可以把版号数减去20的整数倍后,再按第一种情况的方法处理。如48可与45拼在一起,因为48与45分别减去2个20后所得的8与5是拼在一起的。

③奇数版与偶数版版位固定。即:1、3、5、7、9…与2、4、6、8、10…版位是相同的。

3.折手

     拼版版式是通过折叠样张的方式得到的,折叠样纸的过程称为做折手。根据印刷设备与折报机折页方式的不同,折手方式也不相同。如8开版就有头对头与脚对脚之分,4开版有报头向上与报头向下之分。一般情况下,对于有2个三角板或使用存页机的印刷设备,其折手均为两手,即对于16版的情况是前8大与后8小套在一起;对于24版的情况是前16大套在一起再与后8小套在一起;对于32版,是前16与后16分别大套后再小套在一起。

4.晒版

     由于报纸印刷的时效性强,所以报社印刷厂制版车间一般提倡"弱曝光"的晒版方式,为的是在制版过程中节省时间,把晒版时间设置得短一些,并将冲版条件做相应的调整,以制出符合印刷要求的印版。另外,晒版时还需要注意晒版机玻璃的干净程度与真空泵的吸气情况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