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制版照相工艺
利用制版照相机,把原稿上的图像拍摄到感光材料上的过程,叫做制版照相。单色线条和单色连续调原稿,一般采用制版照相工艺制做阳图或阴图底片,其成本低廉,工艺操作简单。
一、照相设备及器材
(一)制版照相机
制版照相机主要由制版镜头、镜头架、感光片架、原稿架、机架和光源等六大部分组成。它和普通的照相机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外形结构,拍摄的对象是平面的原稿,必须附设有人造光源等(参看图3-18)。
图3-18 制版照相机
制版照相机,按照机上对于地面的位置,可以分为卧式、吊式、立式等三种。
卧式照相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常用来拍摄对开以下幅面的底片。吊式照相机,作业区间便于通行,操作方便,常用来拍摄对开、全张幅面的底片。立式照相机,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常用来拍摄四开以下的底片,若用安装的有三棱镜的立式照相机,可以直接拍摄凸版制版用的阴图底片。
(二)制版照相辅助设备
1.制版镜头
用以使感光材料获得清晰影像的精密光学系统。它和普通照相镜头不同,必须消除各种象差和色差,为复消色差镜头,用"APO"作标记。镜头中有光圈,用来调节镜头的光量。
2.滤色片
对不同波长的光有选择性吸收和透过的光学器件,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玻璃或胶质滤色片为一套,用以照相分色。
3.光源
常用的制版照相光源有氙灯金属卤素灯等。
4.自动胶片显影机
自动完成显影、定影、水洗、干燥等过程的设备。
5.拷贝机
将拍摄的阳图或阴图底片与感光材料密附在一起,进行光曝光,制做出供晒版用的原版的设备。经过拷贝得到的原版,图像线条光洁,网点密度高而且均匀。
6.密度计
测量原稿,阴图、阳图底片和印刷品密度的光学仪器,有反射密度计和透射密度计之分,也有反射和透射密度均能测量的密度计。
7.定位打孔器
用以各分色底片精确套的设备。
8.网屏
主要使用接触网屏。
(三)感光材料
凡是见光发生光化学发反应,经过一系列冲洗、加工处理后,呈现实物或原稿影像的材料,统称为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两大类。制版照相工艺主要使用银盐感光材料,其组成如图3-19所示。乳剂层是感光材料的核心部分。银盐感光材料的乳剂层由银盐、动物胶、色素组成。常用的银盐有溴化银(AgBr)、碘化银(AgI)等。动物胶可以使感光银盐颗粒分散均匀而不下沉,以便形成稳定的乳剂,常用的动物胶有明胶。色素用来增加乳剂的感色性能,使之成为感受色光的乳剂。
图3-18 感光材料结构示意图
性能与用途 种类名称 | 感光度(DIN) | 反差系数(r) | 主要用途 |
---|---|---|---|
SO特硬正色片 | 2 | ≥6 | 照相排版,加网拷贝,拍摄黑白线条原稿 |
OA硬性正色片 | 10 | 3~4 | 拍摄低反差黑白原稿和拷贝。 |
OB中性正色片 | 13 | 1.5~2 | 拍摄中等反差黑白原稿和拷贝。 |
OC软性正色片 | 17 | 1~1.4 | 拍摄高反差黑白原稿。 |
SP特硬全色片 | 6 | ≥5.5 | 拍摄彩色线条原稿,直接加网分色。 |
PA硬性全色片 | 13 | 2.5~4.0 | 低反差彩色原稿分色。 |
PB中性全色片 | 17 | 1.5~2.0 | 中等反差彩色原稿分色。 |
PC软性全色片 | 20 | 0.85~1.3 | 高反差彩色原稿分色。 |
二、线条原稿的照相工艺
线条原稿的照相工艺,是学习制版照相的基础,一般使用银盐感光胶片拍摄,主要的工艺流程为:
装原稿→装感光片→对光→曝光→显影→定影→水洗→检查
装原稿是将需要拍摄的原稿,安装在原稿架的中心部位。
装感光片是将裁切好的感光片,安装在感光版架的中心部位,打开抽气泵,使之密附在感光版架上。
对光是根据透镜公式1/f=1/p+1/q,改变原稿(p物距)、感光版架(q象距)之间的距离,在感光版架的毛玻璃上得到尺寸正确、图像最清晰的影像。
曝光是使感片光见光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潜影"。光化学反应为:
AgX+hν→Ag+X
(hν为光量子)
显影是在显影机中,利用显影液的化学作用,将曝光生成的潜影,还原成可见的图像影像。
定影是使感光片上未感光的卤化银转变成复盐,溶于水被去除,防止再度发生暗反应,破坏了影像的清晰度。
经过上述工艺拍摄的阴图底片,进行质量检查,必杳还需修正。拍摄好的阴图底片,可以用照相机翻拍成阳图底片,或者用拷贝机拷贝成阳图底片供制版用。
线条原稿也可以用湿片进行拍摄,拍摄工艺如下:先把原稿安装在制版照相机的原稿架上,对好光。然后把感光液涂布在清洗干净的玻璃板上,感光液一般辞典 板胶,也叫罗甸,再把玻璃板浸入硝酸银溶液之中,以生成具有感光性能的碘化,针此玻璃版装入照相机的感光版架上,进行曝光、显影、定影、水洗,便得到了可供晒制铜锌版的阴图底片。为了增加底片图像的密度,可以用硫酸铜和溴化钾进行加厚处理,如果底片图像某一部分的密度过大,可以用赤血盐溶液进行减薄,把银盐颗粒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