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实验步骤
1.3.1 多元共聚树脂的合成
按照表2的配比,先称取PVC残液蒸馏物、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质量的2/3,加入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3口烧瓶中,再加入引发剂总量的一半,水浴升温至回流温度,在回流条件下反应4h左右。用余量PVC残液蒸馏把余下的一半引发剂溶解后再混入余量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然后在回流状态下向反应体系滴力口,1.5—2h。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2-3h,取样检测单体含量和粘度合格时,降温至40℃以下出料。
1.3.2 塑料专用瓶剂的制备
用适量的挥发速度调节剂把增粘树脂溶解,并力口入增塑剂混合后,与多元共聚树脂胶液混合即得透明的塑料专用瓶剂。如需要粘合表面积较大的硬质塑料,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加入填充剂后一定要充分研磨使胶体均质化。
1.3.3 塑料专用瓶剂的技术指标
塑料专用瓶剂的技术指标符合Q/JSx01-2004质量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
2 结果与讨论
2.1 多元共聚树脂的合成原理及单体选择
由于PVC残液蒸馏物中含有/顷反二氯乙烯等活性单体,但其比例较低,适量引入廉价易得的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等活性单体,聚合后得到易溶的多元共聚树脂胶液,不但使胶液的固体含量提高,而且使树脂胶液的应用性能得到极大地改善。其合成有机理如下:
可见,多元共聚树脂为多种聚合形式的混合物,无法准确表明其分子结构式。但聚合情况和树脂的性能(如溶解性能,粘稠度等)可根据活性单体的品种和加入量进行调整。例如直接向PVC碱液蒸馏物中加入引发剂得不到胶液。当体系中加入硝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适量时,如引发剂可得到粘稠的胶液。在同样条件下,若向体系中加入1%左右的丙烯酸进行共聚,胶液的粘稠度急剧增加,聚合树脂在酮、酯类溶剂中的溶解性良好。而用丙烯腈代替丙烯酸时,极易出现共聚树脂胶液混浊和沉淀现象,必须用一些混合溶剂才能完全溶解。在生产应用中,应根据共聚物的应用领域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单体及其用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