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品质量的数据化灰色平衡控制法则三

   2011-05-24 56

肆、 控制灰平衡的方式

  一、灰色平衡及版调复制的导表

  罗彻斯特工艺学院(RIT)发展出灰色平衡及版调复制的导表(Tone reproduction and Nentral Determination;简称 TRAND)用来求取灰色平衡的中性浓度值。TRAND有六个色块,其中的五个色块,每一个色块则包含几十个色圈。印刷工作人员可从导表选出最接近原稿灰色的色圈,并对照其色圈的各版网点值,如此便可得到其三原色的灰色平衡网点值。

     它的特性在于估测的方便,以中性色块在视觉上的选择而得到灰色平衡的需求。因为是用人眼对灰色作估测,可能会因不同色温的光源而产生误差或条件等色的现象。所以必须固定在同一光源做估测才能得到较正确的数值。

  二、网屏线数来得到较佳灰色平衡


  在"网屏线数对灰色平衡之研究"一文中,其目的在寻求不同网屏线数在四色及三色叠印的彩度变化情形,并且分析对四色叠印与三色叠印在印刷上中性色彩度的差异性(以85、120、150、175、200的网屏线数为实验范围)。

印制印後的样张经满版浓度的测试,品质合乎要求,开始进行测量。用色度计作为测量工具,以D50光源及2°视角测量样张的级数表色彩变化。测量项目为CIELAB色彩空间的a*值及b*值。测量後,转换为CIELCH色彩空间中的C*ab值 及彩度(Chroma)。另彩度值的公式转换为:

  经统计计算後,可得分析结果。

  结论:三色叠印各线数间的彩度值相关性,只有第二十五阶相关性较大,且为负相关,即表示网屏线数越高,彩度值越小,灰色平衡状况值越佳。而四色叠印与三色叠印相似,只有第二十五阶的彩度值可知,175线可得较佳的中性色。至于三色叠印与四色叠印的彩度值比较,以整体而言,150线、200线的黑版加入有改进三原色墨叠印的中性色呈现。

  三、修色的方程式:

修色方程式为线性一次方程式,其式如下:

  C、M、Y代表复制时所需的青墨、黄墨与洋红墨量,而Dr、Dg、Db为原稿以红色、绿色及蓝色滤色镜所测量的浓度。a11~a33为与特定油墨,特定印刷状况有关的系数。由于油墨的不具加成性,使得此公式之复制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依据修色方程式所演绎出的经验方程式于是被提出。(注:李台炯,平版印刷中灰色平衡数学模式之探讨,P16)

  四、经验方程式:

  Clapper(1961)与Pobboravsky(1962)均在TAGA公开发表经验方程式,其公式如下:

  Cr、Mg、Yb代表复制时所需的青墨、黄墨与洋红墨量(以滤色镜测量之浓度)。Dr、Dg、Db为原稿以滤色镜所测量的浓度(色度浓度值),而a11~a39为相关系数。经验方程式与修色方程式之不同处,在于其考虑油墨浓度不成比例以及不具加成性。公式中的平方项即是用来修正油墨不成比例的特性,而叉积项则是用来修正油墨不具加成性之特性。

因为经验方程式是以半色调的样本为量测基础,但由于印刷朝向色度学与分光光度学的领域发展,而以浓度学为基础的经验方程式,其价值亦相对的减低。(注:李台炯,平版印刷中灰色平衡数学模式之探讨,P16-P17)

  五、挪克伯方程式(Neugebauer Equation):

  挪克伯方程式以满版色块的资料去预测半色调值。挪克伯方程式如下:

  三原色墨叠印成八种复制原色,其分别是:
  C、M、Y ……一次色
  R、G、B ……二次色
  Bk ……………三次色
  W ……………四次色
  八种复制原色的网点面积百分比越大时,对人眼所见色彩效应越大。
挪克伯方程式中的X、Y、Z为复制色彩的三刺激值,而X1、Y1、Z1~X8、Y8、Z8则为八原色的三刺激值,f1~f8为八原色各自所占的网点面积百分比。挪克伯方程式求取灰色平衡的方法如下:

首先假设C、M、Y三色版网点面积(c、m、y),接着应用德密可方程式(Demichel Equation)求各复制原色所占的网点面积百分比。
  德密可方程式之格式:

  计算出f1~f8後,使用色度计或光谱仪测量出复制八原色的三刺激值(X1、Y1、Z1~X8、Y8、Z8),把两式代入挪克伯方程式中求出复制的三刺激值(X、Y、Z),再将三刺激值转换成色度座标值(X、Y)并与观察光源的色度座标值相比较,若在容许范围内则表示复制的色彩合于中性灰色。

  组合此中性灰色色彩的网点面积便是所需的半色调网点面积。接着再应用慕雷 戴维斯方程式(Murray Davies Equation)将相对应的浓度值求出。

  慕雷 戴维斯方程式如下:

  如此即可求出中性灰色的网点面积与其对应的浓度值。(注:李台炯,平版印刷中灰色平衡数学模式之探讨,P17-P18)

  六、修正挪克伯方程式(Modified Neugebauer Equation):

  修正挪克伯方程式与挪克伯方程式的组合中性色色彩网点面积作法相同,其差别在于相对应的浓度值所应用的方程式。

  由于光线透过纸张时会受影响,因此Yule和Colt在1951年提出一个n值用来修正慕雷 戴维斯方程式,此方程式称优尔 尼尔生方程式(Yule Nelsen Equation),其方程式如下:

  优尔

尼尔生方程式由于考虑到n值,所以方程式中的a(各色版的半色调网点面积)视为实际网点面积。n值的大小受到四点影响(n值约介于1.5~3.05之间):

  a.纸张种类
  b.半色调网屏线数
  c.半色调网点大小
  d.满版浓度
  (注:李台炯,平版印刷中灰色平衡数学模式之探讨,P21-P22)

  七、n值修正挪克伯方程式(n- value Modified NeugebauerEquation):

此方程式是对挪克伯方程式作更进一步的修正,因为修正挪克柏方程式仅考虑n值对计算浓度所产生的影响,但却没有考虑光线在纸张内的散射、反射等现象对所测量的八原色的三刺激值产生误差。

  因此Yule建议改成如下的公式:

(待续)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