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几种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2011-05-24 63
  一、套色精度差

  塑料薄膜套色不准有下列几种原因:

  1.纵方向(运方方向)印刷套准变动。

  (1)薄膜牵引时张力变动。原因:开卷装置的卷筒制动器的调制不当;卷筒料过多,或成筒料直径过大;三根辊速度设置不当;三根辊表面的表面摩擦力下降;复卷机的张力变动。对策:检查调整各控制装置。

  (2)印版滚筒的径差不良原因:制版时径差增长量不准。对策:测量径差(方法:参见制版部分)。

  (3)规矩线异常。原因:浓(密)度不足,印刷偏移等。对策:调整光电管的感度,人工排除印版糊版等弊端。

  (4)印版滚筒的直径较小。原因:较小的辊径套印精度难以控制。对策:如印袋长度较短,可采用拼版法,即一块印辊上印两个以上的袋子。

  2.横向套准装署不稳定。原因:

  (1)薄膜一边松弛,导膜辊平行不良;

  (2)印刷压力左右不均匀;

  (3)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形成锥度;

  (4)薄膜张力变动等,形成薄膜左右摆动。对策:对各要素逐一检查调整,如横向套准装置松动时则进行修理。

  二、印刷牢度不良

  塑料薄膜印刷牢度不良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1.聚烯烃薄膜电晕处理不良。对策:检测PE、PP表面张力是否达到40 达因/cm以上。

  2.里印油墨与被印材料亲和性不良。混合溶剂配比不良。对策:调换油墨,调整溶剂配比。

  3.印刷车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大。对策:尽量将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但不能太低,低于 40%时,易产生静电。窒温最好控制在 18℃~23℃为最佳,并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

  4.塑料薄膜本身印刷造性极差,经电晕处理后仍不合要求。对策:更换被印材料。

  三、图案尺寸移位

  1.印刷时,纵向图案尺寸收缩。原因:收缩余量不足。印刷时由于塑料薄膜张力与加热干燥的影响,薄膜的纵向尺寸比印刷图文的收缩量大。对策:制版时要适当的留有收缩量的尺寸;把薄膜张力到最低。

  2.印刷时,纵向方向的图案尺寸伸长。原因:凹版尺寸对收缩余量留得过多。对策:增加薄膜张力。

  四、印品层次再现性差

  1、高光(亮部)过深。原因:印版过深,含墨量过多。

  对策:

  (1)增加网目;

  (2)减少油墨中的色料;

  (3)适当加大刮墨刀与印版表面的角度。

  2.高光过浅。原因:印版的深度不够。

  对策:

  (1)使用深色调的油墨;

  (2)适当减小刮墨刀与印版表面的角度。

  3.暗调(暗部)过深。

  原因:印版过深。

  对策:由于油墨干燥不足,墨层有结块的可能,必要时要重新换版。

  4.暗调密度不够。

  原因:印版深度不够。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