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

   2011-05-24 81
一、中国印刷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为人类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作出了世界公认的重大贡献,但是中国近代印刷技术落后了。自1950年开始,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依靠自力更生建立起了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体系,实现了铅印机械化,并逐步推广了胶印技术。从1974年设立国家重点项目「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包括「汉字照排系统」、「汉字信息检索系统」和「汉字通讯系统」三个项目。1988年研制成功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在北京日报全部代替铅排,从此我国印刷技术开始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新时代。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根据印刷技术发展和国内市场需求,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十六字印刷技术进步方针,制定了专项规划,并从1983年开始把印刷技术改造专项列入国家计划,到2000年先后投资约30亿元,对200多个印刷设备及器材企业单位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持续高速发展,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近二十年的巨大进步
  1.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淘汰了铅印,普及了激光照排技术和胶印及彩色胶印技术。
  1980年全国11,211个印刷企业中,只有电子分色机56台,其中书刊印刷两级定点厂176家,职工12.3万人,共有电子分色机25台;1979年英国蒙纳公司在北京、上海展出激光照排系统,展览会后留购了几台;北京只占铅印与北京总数量的29.1%,书刊铅印与胶印量之比为1∶0.93,铅印量略大于胶印量。
 1999年全国共有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185家,职工30.91万人,共有电子分色机319台,激光照排系统1293台,整页拼版设备512台,胶印打样机618台,凸版印刷机1527台,平版印刷机6,860台,装订联动机2145台。
  2.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增长
  1949年全国书刊印刷厂不足百家,职工不足4,000人,书刊印刷产量不到50万令。到1980年,全国书刊印刷企业1.12万家,职工81.5万人,其中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76家,职工12.3万人,书刊印量2,842万令,工业总产值11.5亿元。1999年全国共有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185家,职工30.91万人,工业总产值128.67亿元,排字187.99亿字,书刊印刷6,157.22万令,共出版图书(包括重版、重印)14.18亿种。出版周期大幅度缩短,平均周期由300天缩短到约100天。1999年出版刊物8,187种,总印数28.46亿册。
  1980年全国有省级以上大型印报厂38家,职工近万人,印刷总量28.46亿份,107亿对开张。199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2,038种,总印数318.38亿份,总印张636.68亿对开张,用纸量146.44万吨。1985年全国出版彩报10余种,1999年发展到500种;1992年以前中国报纸每天都是1张4版,到1999年半数以上日报出版对开张4-6对开张,计16-24版,有时出12对开张,计48个版面。“九五”与“八五”比较,书刊印刷年均增长30.96%,大大高于国民北京增长速度。
  1998年与1978年相比,1998年重点书刊印刷厂排字量187.9亿字,比1978年提高430.7%;书刊印刷6,157万令,提高479%,多色胶印11,043万令,提高1157%,装订4,618万令,提高335.6%,图书品种达141,831种,提高846%,期刊8,187种,提高780%,课本20,755种,提高484%,报纸2,038种,提高1095%。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