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标签业的革新

   2011-05-23 41
随着亚洲国家老传统的逐渐远逝,新一代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在取而代之。消费者和政府官方对产品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几乎所有产品都需要包装。这给亚洲标签业带来了革新。
  发展现状
  标签业在亚洲的蓬勃发展有两方面的原因: 购买贴标签产品的亚洲消费者的增长,西方国家对亚洲进口的产品贴标要求的增加。
  据统计,整个亚洲的印刷厂总数大约在5000家左右。争夺标签市场的
  不同亚洲国家印刷厂的条件差异很大。日本是亚洲拥有印刷厂最多的国家,国内印刷厂的数目就在1800家左右,其中很多印刷厂属小规模、家庭式运作。
  在标签业发展中,中国目前占有主导地位。据美国芝加哥的纸张薄膜产品供应商Channeled Resources/ Maratech的总裁介绍,“中国标签业的增长速度不低于10%。”这种增长更类似数量上的爆炸。尤其在并不缺少专项技术的领域,例如香烟盒标签,为了防止假冒伪劣,采用热烫印,并包含全息图及复杂的图案设计。
  中国标签业的剧增对日本颇具成本吸引力:中国劳动力成本比日本便宜10倍。而且具备国内众多的消费需求。由于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生产成本,中国必然会继续这一增长势头。
  亚洲标签业的发展使得教育举足轻重,许多供应商已经意识到这方面。去年2月,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在江苏省昆山设立了自粘标签加工中心,旨在提供自粘标签印刷和加工方面的最新技术。参加该中心的培训人员已超过400名。
  在中国等东南亚国家中,标签业最大的加工商主要来自美国或欧洲。很多亚洲国家的具体要求和西方国家并无多大差异,因此产品的质量标准基本与美国、欧洲保持一致。在逐渐掌握难度较高的印刷工艺,或许在新设备诞生后,亚洲加工商会给西方国家一个惊喜。
  印刷技术
  由于众多海外企业不遗余力的推动,亚洲印刷业产能大大提高。设备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印刷方法的创新,标签业正在进步。
  但是同时,美国标签印刷业极受欢迎的柔印,虽然开始在亚洲国家扎根发展,目前并没有被大范围采用。关于柔印为何在亚洲遭冷遇的猜测有很多。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出于传统习惯和周围环境。
  例如在中国,柔印不如凸版印刷方便,因为它的印版制作很成问题,成本高、费时长,而且不具备任何工业都需要稳定的供货网络。
  事实上,由于供应链的不完善,紫外线柔印技术已在亚洲一些地区停止或减缓使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要加速柔印和紫外线柔印的发展速度,亚洲必须建立配套的柔印设施和耗材。
  此外,产品的批量也是阻碍柔印发展的唯一原因。在日本,80%的印刷加工采用凸版,因为标签的订单通常较小,而柔印较适合处理大批量订单。
  柔印前景
  人们对柔印的兴趣正在慢慢增加,但由于需求不同,这种增加有一定困难。目前多数亚洲国家的柔印条件并不成熟,但今后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专家认为,标签业必须控制整个柔印标签的生产成本,一旦成本下降,柔印标签将有机会得到大幅发展。艾利丹尼森和蓝泰等压敏材料供应商也已进入中国等亚洲国家,将进一步帮助降低标签印刷的成本。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