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竞争力的加强与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实背景下,我国企业到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来强筋健体、自主独立地快速发展的时候。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包装企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中外许多专家学者在对各种企业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重要规律:象个人的成功一样,除了要有强大的自信与渴望成功的进取心之外,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数不多的几个关键要素,它们构成了成功企业有别其他企业的鲜明的个性,即决定企业成功命运的“DNA”。而大部分失败的企业,就在于它们在某一个要素或某几个要素上的缺乏或偏离。
本人认为,我国包装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在外部环境的情况下,除了应掌握企业发展的阶段发展规律外,还应在各个发展阶段具备以下各种要素。
一、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这个概念是随着经济的分工出现的,学术界对企业家应当具备的素质、条件提出了许多观点,比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家必须是富于创新意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敢于尝试他人所没有用过的新方法的人。
第二、企业家与该企业存在有利润的关联。
第三,必须具有强悍的权力意志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第四,具有超群的感召力和组织力。
第五,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义的完善结合。
对于企业家,致力于发展新事业的动机除了为了获取自己所需的物质和货币,还必须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精神和心理追求:第一,企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以满足自己“成为不平凡”的欲望;第二,不甘于平庸且胜利欲望强烈;第三,创新带来的喜悦感,在工作过程当中,不断克服困难取得突破,战胜自我的喜悦感,甚至比最终成功的结果更令人体会到无比的快乐。
随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整个社会环境对企业家的成长更为有利。目前中国已涌现出了象四川刘氏兄弟、浙江南存辉(正泰)、广东何伯权(乐百氏)等一大批私有资产的企业家,同时也涌现了象张瑞敏(海尔)、柳传志(联想)、陶建幸(春兰)等一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企业家。他们的成长,使一批中国企业拉近了与世界500强的差距。
二、卓越的企业管理
管理是人类在改变自己生活的奋斗中创造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伟大技艺之一。管理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每分每秒。哪里离开了管理,哪里就会变得一团糟。管理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遍及企业的各种组成机制,对各机制进行控制协调,以达成整体的一体化与既定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计划、组织与控制,其核心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在我国包装企业中,许多企业之所以无效率,浪费,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好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或者有也是形成虚设。没有制度,不守规矩,企业就是一盘散沙。海尔的管理被理论界认为十分严格,因而造就了海尔的成功。
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小企业靠企业家,中型企业靠管理(制度),大企业靠企业文化”,这是目前中国企业界流行的一句话,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与高度重视。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员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经营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它具有时代性、人文性、多样性、可塑性、系统性等特征。它既具有引导职员为达到企业目的而自觉努力,沟通人们的思想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功能。同时,又具有激励、约束、辐射的功能。如果我国的包装企业能在实现管理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企业文化,明天的我国包装企业很有可能成为欧美日的优秀同行学习的榜样。
三、培养知名品牌与品牌经营
美国人迈克尔·波特在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突出强调地了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进入90年代后,美日等国进一步提出了“品牌资产论”,强调用品牌而不是用产品去占领市场,强调以品牌为作战单位来扩张市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