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一分为二的中国人,喜欢把什么事全翻来覆去地思来想去。面对中国加入世贸这么一大事,各行各业的人们更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不管看没看出门道,一律发出最后的感叹:“嗯,机遇与风险并存嘛。”话听多了感觉真是句废话,其实对中国包装加工业来说入世利远大于弊。
利从何来?
入世对中国包装业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利好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做为配套产业的包装工业,制品本身均属轻泡货物,根本不会直接面对进口产品的冲击;
其次,包装制品的主要用户是食品、饮料、化工、日化制品等行业,这些行业入世后均不会受到太大冲击,相反,还会有更多外国公司进入这些领域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会对包装制品产生更大的需求,同时会促进包装行业本身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
第三,包装是个原料成本为主要成本构成的东西,通常原料成本会占制品直接成本的60%以上,有些甚至会高达80%。加入世贸,原料关税降低,包装加工企业绝对有利可图。
第四,入关后,进口许可证制度彻底灭亡,进口物料的经销环节相应减少,原料采购通道更为畅通,加上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原料价格更为透明,有利于包装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质的原料。对于那些大型包装企业来说,可以直接申请进出口权,降低成本,还可以规避进口风险;
第五,机械产品的关税会下调,非常有利于包装企业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六,入世后,外资包装企业也会进入中国市场,虽然会同中国包装企业展开竞争,但由于包装产品的营销非常依赖于对国内市场的熟悉程度,因此,多数外国包装集团会以合资企业的形势进入市场。这种进入,实际上有利于对中国包装业进行结构性调整。
第七,大量国外产品的进入,交流的增加,会促进我国包装设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包装制品档次的提升;
行业盘点
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和玻璃包装制品,盘点下来,情况虽不尽相同,但也同有特别的出位现象。
纸包装制品 国外纸包装制品在包装行业里所占的比例高于我国。这有二方面的原因,一是欧美比较重视环境保护,认为纸制品比较环保;二是我国林木缺乏,缺少大力发展纸包装的基础。但纸包装市场一直为业内人士看好。
2000年我国工业纸及纸板的生产总量为3090万吨,较上年增长了4.4%,消费总量达3620万吨。长期以来,我国大量进口纸、纸板和造纸原料。自去年开始,我国纸和纸板的进口量出现负增长。2000年全年进口597.2万吨,比1999年下降了8.4%。2001年的进口仍然呈下降趋势,1-8月份进口纸及纸板370.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27%。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内生产量的提高。目前全球主要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据悉从今年开始,我国木材、纸及其制品的关税将下降为8.9%。到2003年,将大多数纸张和纸板的关税将降低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