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印刷企业的兴旺发达,需要适合市场经营的优质产品,需要高新工艺技术,需要科学的企业管理,更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的关键是人才。近20年来,我国印刷企业从原来13200家,发展为150000家,增加10多倍,从业人员从原来100多万人,发展到300多万人,增加3倍,各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激增。
人才的来源的渠道正在延伸,一靠社会培养,二靠企业培养,三靠人才流动组合。而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不允许人才流动,人才是按需培养分配,往往一捶定终身。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允许人才流动,双向选择,有利于企业选择人才,也有利于人才选择企业。为人才的培养使用和保护,开创新的局面。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平等互惠和国民待遇原则,将有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在我国开设印刷企业,外商来我国办厂带来"三大件",一是投资,二是技术设备,三是主管人员。而大量人才不可能带来,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低价人才,就地大量招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必然趋势,肯定要从同类企业"挖人",将会产生新的一轮人才流动。因此,新的形势将促使印刷企业重新认识人才的特点。
一、人才的培养
全国印刷大专学院每年培养数量可观的通用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可是此类人才尚需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实践锻炼,取得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使理论与实践很好融合,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途径,而实践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两者缺一不可。
现在有不少企业的主管领导缺乏人才战略,不愿培养人才,他们认为:培养合格人才难度较大,十年树人,远水救不了近火;需要人才召之即来,可以到人才市场去找,可以从其它同类企业去挖,比较省力。由此可见,这些企业主管领导的用心和考虑问题还是较为现实。但是,合格人才是需要经过培养造就、人才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合理使用人才也是培养人才的方法,目光远大的企业家把培养人才当作一件重要的企业行为。
印刷企业需要各类人才,目前一般通用人才比比皆是,不难觅找,最为缺少的是高级层次的专业人才,既需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需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水平,拥有更多的高级层次人才,将对整体提高我国印刷水平起重要作用。
二、人才的使用
人才是宝,使用不当就是财富流失。一个企业的主管领导,能够遵循任人唯贤、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切实置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智慧,体现人才的价值,这不仅是对社会、对人才的尊重,对企业发展也会带来极佳的效应。
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对人才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值得重视。
1.只看文凭,不看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济济一堂,随手可掬,由于来之容易,用之方便,把本来不该需要高层次学历的岗位,随意提高,把一个硕士生、博士生放在一个普通岗位上,由子专业知识不臻相符,也难以发挥作用,确是浪费人才;也有把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毫无实际工作经验,过早置放在领导岗位上,急于求成,干了一阵,一事无成,玩物丧志,也是糟塌人才。
2.张冠李戴种试验田。不按照人才专长和工作能力,又不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合适的人才,仅仅按照长官意志盲目安置。
3.任人唯亲,拉拢关系。不管人才专业水平和岗位需要,唯亲划线,安插高位,形成纵横复杂关系,而必然排挤部分具有真才实学的能人,既不利于调动广大的人才队伍积极性,又不利于企业发展。
由于人才使用不当,必然会产生各种后遗症,造成企业整体人才流动性过大,稳定性差,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人才的保护
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还得归宿于对人才的保护。好的人才。犹如一块宝玉,需要得到识宝人的器重,加以精心雕凿,再加细心保护,才能成为有价之才。不善于对人才培养使用的人,肯定也不善于对人才的保护和爱惜。
稳定人才必须保护人才,俾使专业人才在企业良好环境中,得到安定的必要条件。企业对专业人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促使人才能够长期安心本岗位工作,充分体现专业价值,充分发挥才能和效益。稳定人才的措施,不仅体现在工作环境的完善,同时体现在生活环境和思想领域的多方关心。
人才的保护,源于对人才的尊重。不尊重人才的企业主管领导,当然也不会重视对人才的保护,不尊重人才的专业专长,不尊重人才的继续深造机会,不尊重人才的基本人格和合法权利。当然不重视对人才保护的企业,也难以发挥人才对企业的奉献,这个企业的发展命运也是不可能达到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