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是除空气和水以外,在所有材料和不同形状表面的承印物上都能进行印刷的印刷方式,而且印刷墨层厚度可达到60微米,是凹印墨层厚度的4倍。在丝网印刷中油墨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决定网印品的质量,而且还影响网印速度。但丝网印刷油墨的品种繁多,油墨系统十分复杂,且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油墨的固化干燥问题。而紫外线光辐射固化油墨和电子束固化油墨便成为网印油墨中具有较大市场发展潜力的两类油墨。
我国丝网印刷业起步较晚。现代丝网印刷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90年代后,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网印业得到相应的发展。据调查,丝网印刷厂对油墨的年均消耗量约为782千克。全国网印油墨的年消耗总量为2万余吨(含织物印花浆),其中约55%为进口网印油墨,这是因为:一是国产油墨品种少、产量低,无法满足用户要求;二是部分高档国产油墨的质量尚不稳定。我国内地丝网印刷油墨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内地生产网印油墨的厂家50多家,生产品种约130余种(包括丝物印花浆、夜光、荧光、反光等特殊网印墨),网印染油墨年产量约8000多吨,产值2.4亿元左右。随着网印技术在工业部门中应用范围的扩展,我国网印油墨的生产也获得一定发展,目前既有适合各种承印材料的溶剂型油墨,也有最新研制的网印水基油墨和紫外线光固化油墨。
目前世界丝网印刷油墨正朝着快干、无毒、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当然,网印油墨的发展取决于丝网印刷应用领域的拓展。现在网印技术的应用已拓展到包装装潢业、广告业以及建筑材料业的印刷领域。这就要求丝网印刷油墨必须适应丝网印刷向大型化、多色化和组合化印刷的发展需要。比如,网印与胶印、凹印或柔型版印刷结合形成胶丝印刷机(即胶印-丝印组合印刷机)或柔丝印刷机(即柔印-丝印组合印刷机),由于胶丝印或柔丝印连机生产,就要求网印油墨具有一定的干燥速度。另外,组合化印刷方式目前多半用于包装品印刷,所以又要求油墨无毒、无味、无污染而复合上述网印发展要求的“绿色”油墨有3种,一种是网印水基油墨,另两种是紫外线光固化油墨和电子束辐射固化油墨。
一、网印水基油墨
网印水基油墨又称网印水性油墨,英文名称是water base screen printing ink。顾名思义,水基油墨是以水为基础的油墨体系。它与溶剂型油墨相比,不含溶剂、无毒、无味、无污染,复合环保的要求。目前网印的溶剂型油墨均含有50%~60%挥发性成份,如果把调配油墨粘度所需的稀释剂也计算在内的话,那么在印品干燥时,油墨所散发出来的挥发性成份的总含量为70%~80%。这些有机溶剂的挥发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性,无疑网印水基油墨将会得到大力发展和不断推广。
源:中国油墨技术网
水基油墨的连结料是由含水的胶质或半胶质溶剂以及乳剂组成。将丙烯酸酯和共聚物以精确配比溶于水中,再添加其它溶剂后便得到稳定的连结料。将这种连结料附加以颜料及辅助材料便可产生网印水基油墨。合成物的颗粒具有这种特性,即在形成墨层薄膜过程中能够相当迅速地将水份挥发释放出来,因此形成干燥的墨膜。网印水基油墨在印刷时所需粘度可以用水来调节,用过的网版可以用水清洗,残留在网版上的油墨干迹可以用清洁机加以排除,回收利用。但是采用水基油墨要求丝网印版必须具有耐水性,因此须用耐水性感光胶来制版。
如前所述,网印水基油墨由于在油墨中含有合成物的颗粒,当其水份相当快地挥发、释放掉时,墨膜的表面才能迅速干燥。故在20℃~22℃标准室温及5%~60%的相对湿度下,最好采用热风,以促使水份加快挥发,特别是非吸收性的承印物。软质或硬质的聚氯乙烯以及涂由不干胶的箔片等应采用连续式的干燥装置,入口的对流空气温度应保持在70℃~80℃,使堆叠输入的印品的干燥温度接近35℃~40℃。对于不同材质的承印物应堆干燥温度作相应调整,以取得比溶剂型油墨更优良的油墨粘附性。此外,改进网印水基油墨干燥性能的另一种措施是,在印刷加工之前,附加以少量的交联剂来改进这种含水份体系的抗稀释剂、抗碱和抗酸的性能。
二、电子束固化油墨
电子束固化油墨同UV油墨一样,在网印中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油墨之一。由于电子束固化油墨不受墨层厚度的限制,操作起来也比紫外线光固化油墨更为安全。
美国芝加哥家电印制公司已利用这种油墨加工生产薄膜开关,将厚膜丝网印刷后的印品放入电子束辐射干燥装置,油墨在电子束的辐射下只需几毫秒时间即完全干燥,印品光泽好,薄膜触感强,又耐摩擦,效果令人十分满意。但是这种油墨及其辐射干燥装置的售价十分昂贵。目前推广起来尚有困难,但由于它能节省干燥时间,确保产品质量,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发展前途。
源:中国油墨技术网
三、紫外线光固油墨及光固干燥技术是网印的发展趋势
网印UV油墨是通过紫外线辐射引起变化十分迅速的游离基光聚物激发反应,并由此产生聚合作用,这种特性要求油墨具有这种反应方式相适应的特殊结构。
UV油墨与普通油墨的成份对比如下:
UV油墨的成份 普通油墨成份
颜料 颜料
预聚合物或齐聚合物 树脂
单体 催干剂
添加剂 添加剂
紫外线光固化油墨虽然其成份、外观及其流变性方面与普通油墨有相似之处,但是其成份要含有同紫外线光固化干燥条件相适应的材料。不如颜料,它的化学成份及表面处理方式影响紫外线的辐射能力及油墨的固化干燥。欧洲色标所采用的4种颜料的紫外线透射光谱波长范围为200~400毫米。根据光谱的曲线分析,能够确定每种颜料都保持其固定的光谱范围。但只有炭黑颜料是例外的,它几乎吸收全部紫外线光谱。光谱的测试方法是通过在深层厚度为10毫米的的水性颜料的色散片上完成测试的。
如前所述UV油墨是由连结料:预聚合物和单体,以及光敏剂和一定成分的颜料组成。光敏剂是一种在紫外线作用下能发生变化而形成而形成原子团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初始单体和预聚的反应基团产生聚合作用,同时使油墨固化干燥。固化干燥的速度取决于对颜料的正确选择和选择能使油墨在紫外线条件下产生理想光固化的光敏剂。同溶剂型油墨不同的是采用UV固化干燥油墨不会因为干燥而丢失印刷图像的细微层次。因为油墨不用紫外线照射时,一致保持稳定状态,没有干燥的特性,当印品通过紫外线照射装置后,大约1~2秒钟,油墨即固化干燥,并使印品可直接叠放在一起。紫外线油墨在固化时,实际上墨量没有损失,它所得到的墨膜比溶剂型油墨厚得多。溶剂型油墨在干燥时,通过溶剂得挥发,墨膜厚度得损失约为60%。目前,紫外线油墨固化干燥装置堆太厚得墨层无法透射,墨层只能表面固化,因此印象油墨对承印物得附着力和耐久性。
源:中国油墨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