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织造布工业

   2011-05-22 59
中国非织造布工业萌芽于1958年,但真正进入大规模发展始于1978年,至今已20余年。几十年来,中国非织造布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萌芽时期(1958-1978年),飞跃发展时期(1978-1988年)和迈向中高科技时期(自1978年广州第二合成纤维厂引进我国第一条纺粘法生产线投入生产为标志至今)。
  目前中国非织造布的生产能力,按国家纺织工业局、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布行业协会1997年所作的权威性统计,中国现有非织造布厂用574家,生产线1014条,分布于25个省区,其生产能力已达到53.4万t/a,1997年实际产量为29.27万t,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世界产量的1/10,中国已完全成为名副其实的非织造布世界大国。中国非织造布各工艺生产能力及产量见表1。
  表1 1997年中国非织造布各种工艺生产情况
生产工艺 化学粘合法 热粘合法 针刺法 缝编法 纺粘法 熔喷法 水刺法 湿法
年生产能力/ t 171 320 110 410 129 600 12 000 75 300 7 357 18 000 10 000
实际产量/t 88 210 68 638 72 860 4 800 47 327 3 434 3 500 4 000
开工率/% 51.48 62.16 56.21 40.00 62.85 46.67 19.44 40.00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