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餐具发展趋势

   2011-05-22 47
有关专家根据我国快餐业和快餐容器的特点、环境污染治理的原则要求以及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提出新型餐具业健康发展的7个基本要素,具体如下:
  一、原料来源国产化
  快餐餐具是一次性消费用品,使用周期短、用量大,因此原料来源应立足于国内,尽量减少原料进口,避免对外汇的依赖性和对国际市场变化的不可控性。
  二、产品质量标准化
  新型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研究开发已进行了许多年,行业标准也有了一些,如铁道部、原轻工部、国家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等,都有相关规定。现在有了国家统一标准,相信餐具企业会逐渐回到科学竞争的轨道上来,并严格按照新的标准制造产品,以确保人体健康安全。
  三、生产过程自动化
  要想使快餐包装产品占领市场,餐具生产企业应有效解决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以及边角料利用等问题。目前,纸餐具、秸杆类餐具以及淀粉类餐具对这些问题还未很好解决。
  四、产品营销市场化
  根据国家标准制订的原则,各种产品在标准上力求科学、公正、合理,不带任何倾向性,凡能达到标准要求的产品都可获准进入市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干预产品销售,也不得搞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
  五、回收利用产业化
  使用新型餐具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回收管理,相反应加强回收管理和再生利用,加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建立健全一次性餐具的回收和处理系统。
  六、产品降解实用化
  降解餐具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并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的不降解或不易降解的餐具,更不能视其为解决污染的唯一良方。降解型餐具要获得推广,必须在使用性能、价格及恰如其分的降解效能方面得到良好的协调作用。另外,资源的消耗、工艺的稳定性、边角料的回收利用、安全卫生性能的控制、仓贮保质问题、与普通不降解产品的区分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七、环保政策法制化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文件“关于‘白色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中,就曾明确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应采取“以教育宣传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回收利用为手段,产品替代为补充”措施。
  另外,国家环保总局对固体废物的治理,采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的政策,也应在一次性快餐具的污染治理中坚决贯彻执行,科学正确地引导消费,让消费者树立起“少用一点、回收一点、替代一点和降解一点”的消费观念,从人人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力提倡用举手之劳节约资源、美化环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