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工艺残留溶剂的控制(二)

   2011-05-22 77
(二)印刷工艺控制

   1.印刷油墨的选择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欧美等国早在10年前就开始对含苯类溶剂的印刷油墨作出限制,并极力推广醇溶性油墨及水性油墨。同时欧美等国在包装印刷的图案设计上相对比较简单,减少油墨的用量,并且较多使用的是柔性版印刷技术,他们在设计图案时考虑较多的是安全卫生性及对环境方面的影响。而我国大多数印刷图案浓彩艳抹,用墨量大,对环境方面及安全卫生性考虑不多。

   现今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环境保护,并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民的健康卫生问题。因此国家对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苯类残留溶剂控制将越来越严格。由于国内大数油墨厂生产的油墨均为含苯类的油墨体系,因此在短期内无法加以废止。选择油墨质量好坏的标准由原来光泽度、附着牢度、色浓度、印刷适性等基础上再增加油墨溶剂的释放性指标。油墨溶剂释放性好,油墨溶剂残留相对较小。同时应极力推广使用醇溶系或水基系油墨。

2.稀释溶剂的选择

    各种稀释溶剂的沸点和挥发速率(见表)

3.稀释溶剂的控制

    溶剂纯度将直接影响到挥发速率,溶剂中水份的含量对溶剂的挥发率影响最大。溶剂纯度的检测可采用馏程测定仪来进行粗略判断,各种溶剂都有一个固定的的沸程范围,其温差在5℃以内纯度较高(其设备见图2)。具体操作方法可参照CB615沸程测定通用方法。


   4.适当提高印刷机的烘道温度

   同一厂家的油墨其体系均有所区别,而溶剂释放性的区别主要在于油墨连接料(树脂)与颜料的选择。针对同一种油墨体系中各种颜色的油墨溶剂释放性也有所差别,其中红色、黑色油墨相对溶剂的释放性较差,主要由于红色、黑色的油墨颜料粒子很小,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很强。

   印刷时由于干燥时间短,速度快,往往干燥不彻底。在印刷工艺中,版子较深的一色及溶剂挥发性较差的一色,后一道不上色留空,提高烘道温度,有利于部分残留溶剂的去除。

(待续)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