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纸背面粘脏的原因及预防

   2011-05-22 4
长期以来,使用胶版纸印刷的产品背面粘脏事故屡见不鲜,由此损失纸张少则百张,多则十几令张,致使产品质量低劣或造成缺数补版,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相当可观,而且胶版纸背面粘脏的质量事故大有超过铜版纸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这里分析其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一、对胶版纸背面粘脏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一般人总认为,铜版纸比胶版纸表面平滑,容易产生背面粘脏,所以用铜版纸印刷时比较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较为得力。相比之下,有些操作者认为,胶版纸表面比铜版纸精选,不容易产生背面粘脏事故,从思想上容易产生"轻敌"的思想。不仅操作者有这种想法,就连生产调度者、技术人员、配色调墨人员都存在这种想法。因此,从技术措施上往往忽略防止背面粘脏这一点。而有的调整工作调配专色时,把墨调得较淡,致使印刷时墨层过厚,操作者若不及时加以检查、处理,也会产生背面粘脏事故。
  二、不注意打样用纸和印刷用纸的区别。
  胶印彩图产品的墨层密度值,一般黄墨为1.05、红墨1.3、蓝墨1.4、黑墨1.6,达到了这样的实地密度值,纸上的墨层厚度约在1.2μm左右。这个数值很重要,一般将墨层厚度控制在1.2μm以下时,胶版纸是不会产生背面粘脏的,1.2μm,就容易发生背面粘脏事故。
  胶印操作者在正式开印前的试印过程中,印样总是对照打样来鉴别的。总是在于如果打样用的是进口铜版纸,而印刷用纸是胶版纸,操作者为了使自己所印的产品与打样色调相符合,势必要增加油墨的用量。而打样在铜版纸上达到实地密度值要求,墨层厚度在1.2μm时,版上油墨只要达到2.8g/m就行。但用铜版纸来印刷,要达到打样实地密度值的要求,版上油墨起码要达到4g/m,甚至还要超过这个数值,在这种超墨量印刷的情况下,转移到纸张的油墨往往超过1.2μm的临界值,这就是产生每页粘脏的危险因素之一。从这一点来看,如不能解决打样用纸和印刷用纸的差别太大问题,恐怕胶版纸的背面事故难以消灭。因为,进口纸同国产纸之间的差别太大,往往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就会吃亏上当。
  三、对纸张产生粘脏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
  经测试,我们将印迹产生背面粘脏问题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加以区别和认识,即初期粘脏阶段和凝固期粘脏阶段。
  1、初期粘脏阶段。初期粘脏阶段是指印刷过程中纸张传送到收纸堆上,有3-5张纸的堆积,就立即发生背面粘脏。这一阶段的背面粘脏原因,主要是:印刷中水大、墨多;专色墨调酸性是过淡,致使墨层印得过厚;多色机上的色序颠倒以及油墨调得太稀等等原因造成的。
  按理说,初期阶段的背面粘脏的比较容易发现的,从收纸堆上拿3-5张纸到看台的过程中,由于一拿一放,各种力的作用足以使印迹粘附于上面一张纸的背面了,倘若能把背面是否粘脏列入应检查的项目,掀开下面几张纸查看背面,肯定能检查出来,并立即采取防止粘脏措施,损失能降低到最小限度。问题在于刚开始印刷时,由于校色、查套准等项工作较多,很容易忽视检查背面,致使粘脏弊病从开始就发生,操作人员尚未估计到,待以后发现,已有几千张印纸印下来了。因此,印刷胶版纸时,开印的初期阶段,就要做好背面粘脏的检查工作,这是很重要的。
  2、印迹凝固阶段的背面粘脏。印刷油墨从液体状态转移到纸张上以后,便逐渐开始凝固,达到最后干燥结成耐摩擦的坚膜。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12(h)小时(形成干燥坚膜的具体时间同印刷车间的室内温度、湿度、燥油比例、纸张性质有关)。油墨印到纸张上以后,不断进行氧化聚合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放出热量,使纸堆温度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供给的空气有限,致使未热化的墨膜带有塑性,仍停留在软化状态,而这个时期就是产生背面粘脏的非常危险时期,如果这时能采取将纸堆透松一次的措施,就不会产生背面粘脏事故。可是问题在于胶版纸堆一般都较高,往往是5-8令一垛。而许多胶印厂,没有中途将纸堆透松一次的措施与要求,这正是胶版纸容易产生背面粘脏的又一个原因。4小时后透松一次,上述凝固阶段的背面粘脏就极少发生。因此,若能定出一些必要的透松措施,对于防止胶版纸背面粘脏大有益处的帮助。
  总之,印刷图像面积较大、墨量多的胶版纸产品时,操作者要像印刷铜版纸那样来充分考虑对待,除了重视外,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墨内添加防粘剂,控制好墨层厚度,中途透风一次等等,都能减少胶版纸背面粘脏事故的发生。(李雯)(摘自《中国包装报·印刷周刊》)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