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纸业市场形势的分析思考

   2011-05-22 47
最近一段时间,浆纸市场不甚景气,特别是商品木浆价格大幅下挫,各种纸(包括纸、纸板及加工纸)的市场亦甚疲软,价格普遍下滑。纸业的生产与经营者,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市场的今后走势不能不深表关切。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市场机制下,一般竞争性产业的市场繁荣与疲软,主要决定于市场对其产品需求的增减和对其与实际生产量之间的盈差平衡,供大于求则市场疲软,价格趋跌,如供不应求,则市场繁荣,价格趋涨,纸浆及纸张用户及经营者,在市价趋涨时,超量购进储备,市价趋落时,则压缩库存的投机心理与行为,则可能进一步加重这种供销不平衡情况下价格涨跌的幅度。
  由于纸是文化宣传、日用生活及商品包装等方面必不可少的产品,其社会需求量是不断随着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稳定增长的。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以我国为例,从1990年至1999年之间,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GDP的年均递增率超过8%,使国内纸的消费年均递增率也达到了10.8%。由于国内的纤维原料供应与原有生产技术基础较低,产量及质量均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大幅增加纸及纸板、加工纸和商品纸浆及废纸的进口量,1999年这类产品与原料进口总量高达1250万吨。国内纸业市场与国际纸业市场已基本融为一体。分析国内纸业市场变化动态,不能不全面分析国际浆纸的需求与生产供应能力的整体形势,以进行较深入理解。
  从国际上纸的总需求看,由于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近期美、日、亚、欧各主要浆纸生产与消费大国的GDP增幅下降,对纸张的需求增幅也明显降低。从世界现有浆纸生产能力看,则属相对过剩。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是当前纸业市场低迷的基本原因。为便于具体分析,笔者根据PPI杂志90年代几个年度的有关统计数据,归纳整理如下表:
年度 制浆生产能力
利用率%
造纸生产能力
利用率%
吨纸耗用原生浆料
(千克)
原生浆产销比
(%)
纸的产销比
(%)
1990 87.3 89.7 674 100.2 100.7
1994 85.9 90.8 639 101.8 100.2
1998 82.3 86.0 583 100.2 100.8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