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发泡倍率;主模型式结构;主框架式结构
随着当今家电产品的迅速发展,发泡胶已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包装中。该类型材料重量轻,对产品的保护性良好以及成本低、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充分显示了其在包装行业中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前面成形该产品最常用的原材料有高发泡聚苯乙烯和聚氨酯等。
1 应用
目前,发泡胶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行业中要求保护良好,如防摔、防划伤表面,而且体积大,重量较重的产品中,例如电冰箱、洗衣机等。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发泡胶本身体积较大,燃烧后产生有毒废物等缺点,也促使我们开发新型包装材料,该类型材料由分类回收的纸品经加工制成,且硬度好,加工方法简易,成本更低。如日常生活中用于包装鲜鸡蛋用的夹层材料等。
2 成形工艺流程
2.1 高发泡聚苯乙烯成形
高发泡聚苯乙烯的成形,其实是将发泡聚苯乙烯通过预发泡,然后在特定的模具中干燥热化而热熔成形出所要求形状的过程。其成形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将发泡聚苯乙烯的原材料粒子用恒温100℃左右的热空气进行均匀预发泡,预发泡倍率约为30~50倍,时间为12h~14h。然后,将已预发泡的材料注入模具中,用115~120℃的热空气再加热,使空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材料发泡膨胀的同时,粒子表面因热熔而相互结合形成模具内腔的形状,再经过冷却,而最终凝固成所要求产品的形状。发泡胶的发泡倍率通常为50~70倍,而在发泡工艺过程中,原材料粒子体积的大小、发泡的倍率,以及成形品的重量等,都是根据产品的要求而必须控制的参数。
100℃左右热空气 注入模具中 热熔50~70倍
聚苯乙烯粒子原材料————————→预发泡粒子30~50倍————————→模具——————→发泡产品
12~14h恒温 115~120℃热空气 冷却
图1 聚苯乙烯成形工艺流程图
2.2 聚氨酯成形聚氨酯的成形过程,实质上是将各种成分的材料通过混合搅拌,使它们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而发泡形成各种产品,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后逐加工手段,如切割,模具成形等产生不同类型的产品。其加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计算得出各种成分: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触煤以及发泡剂等各自的所需份量,然后利用管子将装载各种成分的容器连接汇总到一个总混合头。通过该混合头将混合后的原料喷射到各种型腔或模具中,形成所需的产品。也可通过连续喷射及整形后再切割,连续生产出各种板材。
┌─────────────┐ ┌ ┐
│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触煤、│ │切割加工│
│发泡剂、整泡剂、阻燃剂、 │—→成分计算—→混合搅拌—→发泡——│ │—→产品
│着色剂、玻璃纤维等。 │ │模具成形│
└─────────────┘ └ ┘
图2 聚氨酯成形工艺流程图
3 发泡成形模具3.1 模具设计的基本理念及依据
发泡成形的基本程序如下:备料→合模→模具预热→热化→填充材料→内模闭合→加热发泡→冷却→水冷→开模→取出产品。目前,通过利用模具成形的发泡胶原材料主要有: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发泡聚丙烯(EPP)以及发泡AS(EAS)等。根据各种材料性能不同,其模具设计也略有差异,但基本设计方法不变。即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基础上确保模具的合理性。
3.2 模具材料及发泡材料的收缩率
当前制造发泡模具的核心部位:前后模型腔最常用材料是铝铸件,此外还有青铜合金,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能更适合于制造发泡类模具,而且加工性能卓越。因为模具及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生产发泡产品的质量,故设计时必须加以充分考虑。表1列出了常用模具材料及发泡原料的收缩率供参考。
表1 常用模具材料及发泡原料的收缩率
模具材料 | 收缩率/% | 发泡材料 | 收缩率/% |
铝合金 | 1.1~1.2 | EPS | 0.2~0.5 |
EPE | 3~5 | ||
青铜合金 | 1.2~1.3 | EPP | 2~3.5 |
EAS | 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