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指导意见

   2011-05-22 38
浙江是全国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目前造纸工业经济总量居各省市第3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浙江造纸工业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纸和纸板的关税将进一步下降,进口纸张将进一步涌入,造纸工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浙江省经贸委日前发布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指导意见。
  一、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总体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质量、品种和数量,促进重点企业大型化和现代化,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造纸工业基地。
  主要目标是:
  ——生产总量和经济效益保持全国前列。到2005年,纸和纸板产量达到500万t,年均增长10%左右。
  ——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到2005年,年产量10万t以上企业达到15家,骨干企业的产量比重由目前的近40%提高到60%左右。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5年,工业技术配套用纸在机制纸中的比重由目前的15%提高到20%左右,高档纸板占纸板总量的比重由目前不到30%提高到50%以上,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替代进口;信息用纸较快发展,高档生产用纸比重稳步提高。
  ——有效控制并治理污染。到2005年,重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二、推进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优化原料结构,大力提高废纸利用水平和发展林纸一体化。把淘汰自制草浆、以商品木浆和废纸为主要原料作为战略措施来抓;进一步扩大废纸进口,保证造纸生产的原料供应;加强国内废纸回收利用,完善废纸回收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提高废纸回收率;积极探索林纸一体化原料基地建设。
  (二)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工业技术配套用纸的发展优势,做精产品,做大规模;积极开发市场适销对路、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走多品种、高质量的产品发展之路。
  (三)优化技术结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依靠技术进步,提高造纸工业整体素质。建立技术中心,推动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发高强度、高得率、低污染的制浆生产技术;积极发展低定量、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的造纸生产技术。
  (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积极发展外资企业和壮大骨干企业。以优化企业为龙头,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资本经营为方式,推进企业跨地区兼并联合,发展企业集团,提高生产集中度;择优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专”的小型巨人企业,逐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化、中小型企业特色化的新格局;大力对外招商引资,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发展造纸工业。同时,充分拓展国内融资渠道,进一步引导国外民间资本投入造纸工业。
  (五)加大防治污染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把造纸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建立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积极推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突出抓好节能和节水,降低治污成本。
  《意见》还列出了今后几年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品目录,其中限制发展的产品有;低档纸板、低档瓦楞原纸、普通文化用纸、玻璃纸等;禁止发展的产品有:3.4万t/a以下禾草碱法化学浆,3.4万t/a以下半化学禾草本色浆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