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掌握好“水墨平衡”

   2011-05-22 4
    如何掌握好水墨平衡是胶印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把我在长期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介绍给 大家。

    实践证明,当版面水分增大时,印张上的墨色相应地减淡,反之,如版面水分过小,则相应地减少墨量以适应新的平衡,使墨色深浅保持前后一致。

    我们知道,如果水分过小,空白部分就会起脏,而水分过大,就会影响印刷质量。就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l、阻碍油墨正常传送,形成印迹空虚不实;2 、产品墨色深浅不匀特别是印刷中断前后尤其明显;3、增大纸张的变形会使图文套印不准;4、纸张吸水量过多产生卷曲、收纸不齐;5、沾湿滚筒垫纸或使滚筒壳体生锈;6、因墨色冲淡,图纹干瘪,轮廓不崭,色彩陈旧;7、着墨色力降低,有时不得不增加墨量,以致网点变糊,层次不清,造成水大墨大的现象;8、印迹色泽变化大,造成鉴样色彩误差;9、印迹光泽降低,干燥速度也变慢;10、加速墨辊脱墨,而且墨变大,会产生版面浮脏,也会使印张背而粘脏。

    可见,用水量的多少是技术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情况下,水墨平衡在最低范围内时应保持最少的用水量,但也不能机械地规定,用水量的多少还是取决于机器速度、版面图文面积、纸张性质和印迹墨层厚度等。

    控制版面用水量应以版面不起脏为前提,能否正确鉴别版面存水量的多少,是控制用水量的必要条件。目前来看,鉴别水量的多少通常是凭经验估计,需要我们反复地摸索。

    下面提供一些水分过多的迹象:

    l、下串墨辊与传水辊的进入滚压“点”积聚成 水滴;2、印迹墨淡,加墨后不易使墨色及时加深;3、墨辊表面墨量很多,印迹墨色却不深;4、印刷中断前后,墨色有较大的差距;5、印张与原来纸张相比,软绵无力;6、纸边向下卷曲,收纸不齐;7、印张叼口印迹及空白面积大的边缘印迹发生波浪形空虚现象;8、橡皮、印版滚筒衬垫物被水分沾湿;9、其他各种“水大墨大”的现象。

    我们通过日常观察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各种用水量过大的现象并加以控制,保证印品的质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