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与环境的融合

   2011-05-22 55
近年来,包装在工业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包装用材料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3%,发达国家的包装工业在其国内属于第九或第十位大产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包装工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因受技术、资金、管理水平等的限制,对包装材料与环境的有利融合,生态化循环再生的研究和实施上还处于较低水平。
  一、包装与环境的矛盾
  包装材料由于使用寿命短、使用量大、废弃后难以降解,固体废弃物量大并难以集中,对城市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是最早引起公众关注的产品。美国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达1.5亿吨,其中1/3是包装废弃物。欧共体国家每年城市固体废弃物约为1亿吨,其中包装废弃物为8000万吨。日本每年城市固体废弃物约为5000万吨,其中包装废弃物为2100万吨。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的包装制品有70%在使用后被抛弃,按照2000年包装生产量计算,就有1500万吨包装废弃物,人均12kg。
  包装在环保方面的研究,不仅仅要关注包装物的最终去向,更应该关注包装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各个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装物的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乎涉及大气、水体、土壤、海洋、森林等各个方面。包装采用的原料如纸、塑料、玻璃和金属对环境的影响有目共睹,而包装物所造成的污染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商品化社会,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包装就伴随商品散布到各处,所以污染面广,一次性包装物占很大比例,生命周期短,废弃量大;人口又相对集中在沿海和城市,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城市垃圾中包装废弃物所占体积已经达到30%-40%,目前,我国已经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2000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到1600万吨,包装塑料以26%计算,达到400多万吨。在一些大城市的垃圾中我国塑料类废弃物比例已达到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复合制品日益增多,塑料制品难以降解,不易回收。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包装材料消费量日益增大,出现了“白色污染”并日趋严重。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包装品使用后被遗弃在环境中造成的污染。我国塑料餐盒生产能力已超过70亿只,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白色污染”问题,并开始研究对策。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回收利用为手段,产品替代为补充”的防治对策。“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包括:在铁路、公路、内河和海洋航道、旅游景点、城市街道,在水面、地面、空中和树上到处漂浮飞舞,严重破坏生态景观;塑料包装品难以降解,在自然界的降解周期约为200-400年,在土壤中溶出助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航道,影响航运,使水质变坏,并影响水电站正常运行;被陆地或海洋动物误食可致病直至死亡。关于塑料包装与环境的矛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就目前来讲,塑料包装与传统包装材料相比,环境负荷低,并且性能优秀,并具有经济性,所以塑料包装的社会需求还会不断的增长,但可以考虑尽量减少使用量。
  2、塑料包装,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难以降解和毒性组分,如重金属颜料和增塑剂等,使用后如不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应当加强综合管理,回收处理,并开发与环境相调和的新型塑料包装材料。
  3、目前的塑料包装材料大部分是热塑性塑料,可以回收并再资源化,并且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回收技术。所以应当通过综合措施,提高回收塑料包装材料再资源化比例,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4、任何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和非塑料包装材料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包装材料都必须通过环保化研究,防止只注意末端污染,防止以一种污染形式或场所代替另一种污染形式或场所。
  二、包装的环保化设计
  包装的环保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包装材料根据其用途不同、要求具有不同的功能,为了满足同时具有不同的功能,往往采用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而多种材料复合无疑给循环再生带来困难。所以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平衡和统一。包装材料的环保化设计应当考虑降低材料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主要包括以下各项要求:
  1、考虑有害性。需要考虑对水、油可溶出物质的有害性,例如泡沫聚苯乙烯碗面容器,聚碳酸酯食品盒、聚碳酸酯奶瓶被列入环境激素可疑包装;聚氯乙烯食品包装袋游离单体氯乙烯是否低于标准要求(0.5μg/g以下);所使用的辅料是否含有铜、汞、镉、六价铬等有毒有害金属;包装材料回收处理是否有有害物质排放。
  2、节省资源。包装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1)包装设计应避免叠床架屋,过度包装。
  (2)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要长寿命化。
  (3)在便于使用情况下,内容物重量与包装材料重量比,尽量最大化。
  (4)尽量采用低密度包装材料。
  (5)采用高性能材料,降低材料消耗。
  3、节省资源。尽量选择材料生命周期总能耗小的材料。要考虑包装材料环境负荷与容积、强度的平衡,多数材料是以单位重量计的环境负荷,包装材料的特点是要综合考虑单位体积与单位刚性(结构材料的需要)环境负荷因素。所以大型容器可选择质轻的聚酯瓶,小型并要求具有强度的容器可选择钢铁,纸由于强度低,不适合作大型容器。玻璃和铝能耗高,但可循环再生,是否适宜取决于回收率和循环再生效率。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