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包装物流自动化;直线驱动输送系统;应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生产规模扩大与落后的物质流动矛盾越突出,物流的低效率与生产制造及包装的高效率越来越不适应。人们深切感到,生产过程中的“油水”几乎被榨干,要想效益再提高已相当困难。而在物料运输、储存取出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物流就被比作利润的第三源泉。当前,应重视开展物流系统的研究。将改造物流的结构,开发先进的物流技术,降低物流的成本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措施。
1 包装物流及其现状与发展
物流使物质(或货物)从供给者向需求者流动。物质的加工、包装、装卸、保管等的连接必须通过物流。物流是生产、包装与消费的桥梁。物流有保护货物、促进货物销售的作用。包装和物流是货物经生产加工到用户过程中二个重要环节,二者互为影响,缺一不可。
包装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包装物流作为一种利润源,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社会对包装物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物流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也有物流发展的内在原因,现代物流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将促进物流实现最合理的成本。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存在着运送速度慢;装卸搬运自动化程度低;高层立体化、自动化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专用存储设施缺乏;物流作业组织和管理落后,满足不了物流服务要求;包装标准化、大型化、集成化技术还待推广;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包装物流担负运输、储存、装卸物料等任务。是各环节组成有机整体的纽带,是生产过程延续的基础。传统的物流设备落后、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信息分散、不准确、转送速度慢。落后的物流牵制了高速度的生产。要求物流也要相应地适应,因而物流发展要经历人工、机械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发展的特点是:采用快速、高效、自动化的物流设备;物流系统一般具有物流节奏快、物流线路复杂、信息量大、适时性要求高;物流系统的结构复杂,点多、线长、面宽、规模大。其中机械系统往往起主导作用,在当今的物流系统中仍然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直线驱动是机械系统中一种新型的驱动方式。
2 物流的直线驱动技术
2.1 直线驱动系统
为了物料的流通,逐渐产生了相应的物流机械设备,它的技术水平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机械种类多,性能各异必须选择合理的配置进行科学的使用。运送作业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物流机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经济、合理、适用且先进的技术设备。其中输送机械及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机构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直线运动装置而直线运动以直接线性驱动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式。
经常看到的物流设备都是采用旋转电机通过中间装置,例如链条、钢丝绳、传动带、齿轮或丝杆等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由于有中间装置,存在体积大、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直线驱动装置(也称直线电机),它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机械的传动装置。直线驱动可以广泛用于物流中各种直线运动的场合,与其它驱动方式相比有:
优点:a.不需要任何转换机构而直接产生力,简化了整个系统,保证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传递效率;b.直线驱动零部件不受离心力作用及电机本身转动惯量的影响,因而直线运动速度可受限制;c.除运动导轨外没有其它摩擦,磨损少;d.运动平稳,噪声小或无噪声;e.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体积小,散热好,易于维护; f.行程不受限制;g.运动速度范围宽;h.加速度大,可在最短时间和行程内达到高速度; i.运动精度高。
缺点:在低速时所需磁化电流大,损耗多,效率和功率因数你在初级两端开断,产生边端效应,引起波形畸变,也导致损耗。但因省去中间环节,系统总效率还是比旋转电机驱动高;起动推力受电源电压影响较大,需采取稳压措施。
2.2 直线驱动原理
直线驱动装置的原理与旋转电机相似。如图1所示,在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正弦电流后,会产生气隙磁场,不考虑两端开断引起的边端效应时,这个气隙磁场分布可看成沿直线方向呈正弦。当三相电流随时间变化时,气隙磁场将按A、B、C相序沿直线移动,所以也称这个磁场为行波磁场,行波磁场的移动速度Vs(m/s);即:
V1=2fτ (1)
式中:τ为极距离(m);f为电流的频率(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