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凹印市场究竟有多大,汕头市华鹰软包装设备总厂的葛汝峰工程师介绍,全国上规模的软包装彩印厂有1000多家,如果算上零零散散的小企业,数字远远超过1000,仅汕头地区就有700多家软包装彩印厂。另据报道,被誉为中国食品第一镇和彩印王国的广东庵埠镇,全镇包装印刷企业达456家,包装印刷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产业,而在这些包装印刷企业中,70%以上是软包装印刷企业。
随着软包装彩印企业数量的增多,竞争力的加强,资金积累的日渐增多,国内软凹机市场被极大地带动起来。
高档型 进口机主大局
有调查显示:从1982年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引进第一台赛鲁迪软包装凹印机至今,我国已引进的软包装凹印机累计已超过300台。这些设备主要来自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省的近20个制造厂家。去年国内从欧洲进口的凹印生产线超过20条,软包设备超过了30%。由此可见进口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的比例。
关于高档与中低档设备的划分,业内通用的分类标准是以宽度1000mm,机速150m/min标准机型为基准,低于该数值的均为中低档型,超过这一数值的即为高档机型。目前国内的进口机以高档型居多,主要集中于广东、上海、江浙一带。进口机中较为知名的品牌有日本FUJI、中岛,意大利Cerruti、 Rotemec,德国W&H等。
一位专家介绍,以往国内以进口亚洲设备为主,就拿已进口的300多台软凹机来说,亚洲设备占据多数,尤以日本设备为甚,约占70%,其次是韩国设备,欧洲设备并不占优势。然而近两年,情况有所改变,国内市场开始从过去的进口亚洲设备为主,转为以欧洲设备为主。进口设备在国内市场的争夺也很激烈。
尽管进口市场硝烟四起,葛汝峰却认为,受国内软包装市场影响,进口设备总体上升幅度并不大。目前购进者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经过重组或新的资金注入的软包装彩印厂及新建的外资企业。
进口设备虽多,但在国内的分布并不均匀。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国内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设备引进过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企业管理层项目决策的问题。该人士从侧面进行了回答。在国内,价值近亿元的BOPP双向拉伸(用于薄膜)设备进口已出现了引进过多、生产力过剩的问题,更不用说价值千万元的进口软凹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