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生产工艺与发展趋势

   2011-05-22 64
施賽泉 蔣平平 盧云(江南大學化學与材料工程學院,無錫,214122)
    摘要:綜述了增塑劑環氧大豆油的生產工藝及其發展趨勢,包括了溶劑法,無溶劑法和催化環氧化新工藝, 并簡述了環氧大豆油在聚氯乙烯制品中的應用。
    關鍵詞:環氧大豆油 增塑劑 催化環氧化 生產工藝 聚氯乙烯

    環氧大豆油是應用較早的無毒環保型塑劑助劑,有十分优良的增塑与熱穩定作用,在塑料、涂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橡膠等工業領域中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產量持續增長,消費量已占增塑劑總量9%-10%。在美國的消費量僅次于鄰苯二甲酸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占消費量的第三位[1-3]。在聚氯乙烯樹脂加工中,它不僅對PVC有增塑作用,而且由于其結构中的環氧基團可以吸收因光和熱降解出來的氯化氫,阻止PVC脫HCl的分解進行,起了穩定劑的作用,從而延長PVC制品的使用壽命。此外,環氧大豆油對聚氯乙烯制品有交聯增韌的作用,能改進PVC耐光、耐熱、抗老化、抗沖擊、潤滑等性能[4-6]。

    1 工業環氧大豆油的生產工藝
    1﹒1 溶劑法
    1﹒1﹒1 過氧甲酸氧化法
    該工藝以苯為溶劑,以硫酸作催化劑。甲酸和雙氧水在硫酸存在下,生成過氧甲酸,再与大豆油進行環氧化反應,生成環氧大豆油,工藝流程見圖1。以苯作溶劑,溶解性好,反應快,溫度低﹔但工藝生產流程長且复雜, 產品質量不穩定,環氧值在5%左右, 生產成本高, 設備多, “三廢”處理量大,溶劑苯有一定的毒性。
    
    1﹒1﹒2 酯溶劑相轉移催化氧化法
    鄧芳[7],等人以乙酸乙酯為溶劑、甲基三辛基硫酸氫銨為相轉移催化劑,用 30%(質量分數)過氧化氫溶液直接環氧化合成環氧大豆油。實驗結果表明,在無羧酸條件下,以過氧化氫為氧化劑可以成功地實現大豆油的環氧化, 于 pH為2的溶液中在60℃下反應7h,產物環氧值達到6﹒27%,碘值為5﹒80 g。此方法避免了反應中生成過氧酸,不生成副產物甲酸,提高了產品質量。
    1﹒2 無溶劑法
    國內無溶劑法合成環氧大豆油主要采用強酸如濃硫酸等作催化劑,用27%-50%的雙氧水作為氧的給体,用甲酸作為活性氧載体進行環氧化反應, 產品的環氧化值 6﹒0%-6﹒3%。
    1﹒2﹒1 過氧羧酸氧化法
    甲酸或乙酸与雙氧水在催化劑硫酸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環氧化劑,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將環氧化劑滴加到大豆油中,反應完畢后經鹼洗,水洗,減壓蒸餾,得到最終產品。工藝流程見圖2。該法生產流程短, 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短, 副產物少,產品質量高,目前已基本取代以苯作為溶劑的生產工藝。由于甲酸的分子較乙酸小,過氧甲酸的氧化速率大于過氧乙酸,生產流程短,產品質量好。目前多數生產企業采用甲酸作為環氧化的活性氧載体, 使用中應注意甲酸和部分甲酸分解生成的一氧化碳的毒性。
     
    大連輕化工研究所程爭[8]用過氧甲酸法在無溶劑條件下合成環氧大油, 并討論了主要反應條件對環氧化反應的影響。同時對溶劑法与無溶劑法合成環氧大豆油的技術路線、工藝流程、工藝條件以及產品質量進行了比較。為提高環氧大豆油產品質量, 近年來國內一些工作者深入研究了反應的影響因素, 用正交試驗方法對反應進行优化, 所得結果見表 1。
    
    郭學洋[12]認為,由于体系中有乙酸存在,故不需要再加入酸性物質作催化劑, 只須加入穩定劑尿素就能產生過氧酸,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產品質量, 降低原料、能源消耗及成本,該技術已用于工業規模化生產。
    1﹒2﹒2 离子交換樹脂催化法
    盡管無溶劑法克服了溶劑法的許多不足之處,但也存在反應穩定性差、成品環氧值較低、產品色澤深、設備腐蝕和環境污染嚴重等缺點。用陽离子交換樹脂取代硫酸作催化劑, 過氧甲酸或乙酸為氧化劑,在無溶劑條件下合成環氧大豆油的工藝, 特點為工藝簡單, 生產流程短, 能耗低,設備投資少,生產穩定、安全, 產品不含有毒溶劑, 但環氧化時間長。制取的環氧大豆油具有較好的質量(見表 2)。
 
    于兵川[16]等發現陽离子樹脂可重复使用 8 次,容易再生。當催化活性顯著下降時, 用 95%乙醇回流洗滌回收樹脂 2 h, 水洗、烘干,然后再對樹脂進行預處理,則樹脂催化活性又得到恢复。
    1﹒2﹒3 硫酸鋁催化法
    曹衛東[17]以硫酸鋁作催化劑, 催化合成了環氧大豆油。投料配方為大豆油︰雙氧水(折100%)︰甲酸(折100%)︰硫酸鋁為:1:0.27-0.29:0.12:0.15:0.1-0.8,該工藝反應活性高,后處理容易,收率可高達96%,与陽离子交換樹脂催化法相比,催化劑成本低。但所用催化劑要嚴格控制 Fe2+的含量, 含鐵量過高, Fe2+在雙氧水存在下起催化作用, 加快了雙氧水的分解, 不利于環氧化反應。同時 Fe2+還會引起物料溫度急劇升高, 難于控制環氧化反應溫度。
    1﹒3 環氧化新技術
    1﹒3﹒1 相轉移催化環氧化
    相轉移催化劑已經成功應用于各种類型的有机反應,2001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的 Noyri[18]以過氧化氫為氧化劑, 鎢的配合物為催化劑, 甲基三辛基硫酸氫銨為相轉移催化劑, 開發了包括碳-碳雙鍵環氧化在內的多种基本有机化合物的清洁的氧化生產方法。
    
    吳亞[19]研究了過氧化氫存在下, 以過氧鎢配合物作為相轉移催化劑進行大豆油環氧化反應, 考察了溶劑、反應時間和催化劑等因素對產物的影響。結果表明﹕ 石油醚作溶劑, 1,2- 磷鎢酸 啶鹽(CWP)作催化劑效果最好, 在 60 ℃下反應 6 h 環氧值達到 6﹒4%, 碘值為 4﹒4 g/100 g。該反應不采用危險的過氧酸和強腐蝕性的硫酸, 得到的產品色
澤淺、環氧值高、質量好, 但過氧物配合物的回收再利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工業上催化劑的固載化有兩种方法, 一种是將鎢的負离子置換到一些帶有層狀結构的物質中﹔ 另一种則是將多元金屬含氧簇合物固定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上[20]。
    1﹒3﹒2 雜多酸催化環氧化
    Kamata[21]等介紹了在 烯烴環氧過 程中, 一种 Keggin 型雜多酸γ- SiW10O34(H2O)24- 對烯烴的環氧具有廣泛的催化氧化性 。Jaros’aw M﹒Sobczak和JzefJ﹒Zikowski[22]利用過氧叔丁醇与 ’Mo(O2)(SAP)(EtOH)形成的配合物催化氧化油酸得到環氧化油酸。反應 7 h 后測得環氧化選擇性
為 86﹒6%,過氧叔丁醇轉化率 67%。并對反應机理也進行了探討。Abdillahi Omar Bouh23等將甲基錸過氧化物負載在 Nb2O5 上, 以尿素- 雙氧水的氯仿溶液為氧源, 在 50 ℃下進行大豆油催化環氧化反應 30 min, 采用此新技術已成功合成了環氧大豆油酸和環氧大豆油酸甲酯。
    
    2 環氧大豆油的工業應用
    環氧大豆油賦于制品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候性能和電性能,除了廣泛地用于PVC 門窗、管材、室內裝璜材料、電線電纜及薄膜之外,還可用來制作要求很高的攝影膠片等, 廣州万寶電器公司用其作為生產電冰箱門上密封墊的專用增塑劑[24]。
    環氧大豆油是一种無毒塑料增塑劑[25], 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可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增塑劑。無毒聚氯乙烯制品、透明聚氯乙烯制
品如透明瓶、透明盒、食品、藥物包裝材料、聚氯乙烯醫用“輸血袋”等,以及聚氯乙烯戶外使用的塑料制品,防水卷材,塑料門窗,貼牆紙塑料膜等都可選用環氧大豆油作為增塑劑[9]。
    3 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油料資源十分丰富,品种較多,特別是大豆油的產量處于世界各國的前列,這對發展環氧大豆油產品非常有利。目前,由于石油供應偏緊,國際、國內增塑劑市場价格飛漲,環氧大豆油主要利用的原料為可再生資源,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國內生產企業應加快技術進步,提高工業化生產環氧大豆油的合成工藝、生產裝置、自控水平, 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 以滿足塑料加工行業對高品質、多功能塑料助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石万聰,石志博,蔣平平﹒增塑劑生產方法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
    2 蔣平平﹒無毒增塑劑環氧大豆油生產技術問題及其對策 A﹒2005 塑料助劑生產与應用技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南京,2005﹕131-135
    3 蔣平平﹒國內外工業 PVC增塑劑環保化現狀及發展趨勢 A﹒2006年塑料助劑生產与應用技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杭州,2006﹕17-21
    4 A﹒Adhvaryu ,S﹒Z﹒ Erhan﹒ Epoxidized Soybean Oil as aPotential Source of High- temperature Lubricants 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02, 15﹕ 247-254
    5 Song Bo, Chen Weinong, Liu Zengshe, et al﹒ Compressive Properties of Epoxidized Soybean Oil/clay Nanocompos-i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2006, 22﹕1549-1568
   6 Z﹒S﹒ Liua, S﹒Z﹒ Erhana, P﹒D﹒ Calvert﹒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of Epoxidized Soybean Oil/epoxy Composite
With Bis or Polyalkyleneamine Curing AgentsJ﹒ Applied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07, 38(1)﹕ 87~93
    7 鄧芳, 魏俊發,石先瑩﹒無羧酸條件下清洁合成環氧大豆油J﹒ 石油化工,2006,35(3)﹕281~283
    8 程爭﹒無溶劑法合成環氧化大豆油新工藝的研究J﹒遼宁化工,1997,20(1)﹕37~40
    9 韓振武,梁學軍﹒環氧大豆油無溶劑法合成研究J﹒山東化工, 2006, 35﹕ 7~12
    10 高廣穎,張玉軍,李靖靖,等﹒無溶劑法快速制備環氧大豆油的研究J化學工程師,2001,(2)﹕12~14 
   11 曹瑋, 馬新啟, 曲波, 等﹒ 環氧大豆油新工藝的研究J﹒化工時刊,2002,(2)﹕49~51
    12 郭學洋﹒環氧大豆油生產新技術J﹒遼宁化工,1995,(3)﹕41~45
    13 羅繼權,馮立文,葉碧﹒環氧大豆油生產工藝的研究J﹒安徽科技, 1999,(9)﹕ 59~60
    14 張步鈿﹒環氧大豆油增塑劑的合成J﹒化工進展, 1996,(1)﹕24~26
    15 周曙光,歐陽靜﹒用陽离子樹脂作催化劑制備環氧大豆油J﹒聚氯乙烯,2006,(1)﹕56~57
    16 于兵川,吳洪特,向羅京﹒改進型無溶劑法工藝合成環氧大豆油的研究J﹒中國油脂,2005,30(4)﹕42~44
    17 曹衛東﹒由硫酸鋁催化合成環氧大豆油 J﹒遼宁化工,1994,(5)﹕ 36-37
    18 Noyori R, Aoki M, Sato K﹒ Green Oxidation With Aque- ous Hydrogen Peroxide J﹒ Chem Commun, 2003,16﹕1977-1986
    19 吳亞,魏俊發,張敏,等﹒過氧鎢配合物催化過氧化氫制備環氧大豆油的研究J﹒ 應用化工, 2005, 34(2)﹕ 119 ̄120
    20 紀紅兵,佘遠斌﹒綠色氧化与還原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5
    21 Kamata K, Yonehara K, Sumida K, et al﹒ Efficient Epoxidation of Olefins With ≧ 99? Slectivity and Use of Hydrogen PeroxideJ﹒ Science, 2003, 300﹕ 964 ̄966
    22 Jaros9aw M﹒Sobczak,Jzef J﹒ Zi kowski﹒Molybdenum9 Complex - catalysed Ep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Acids by Organic Hydroperoxides J﹒ Applied Catalysis,2003, 248, 261~268
    23 Abdillahi Omar Bouh, James H﹒ Espenson﹒ EPoxidationReactions With Urea -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Methyltrioxorhenium(VII) on NiobiaJ﹒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003, 200﹕ 43~47
     24 何東平﹒環氧大豆油生產技術J﹒ 适用技術市場, 1997,(11)﹕ 27~28
     25 Gyu Seek Rhee, So Hee Kim, Soon Sun Kim, et al﹒Comparison of Embryotoxicity of ESBO and PhthalateEsters Using an in Vitro Battery SystemJ﹒ Toxicology in Vitro, 2002, 16﹕ 443~448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