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产粮、产油大国,充分利用粮油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粮油作物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也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油料作物的产品是油脂,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三脂肪酸甘油酯,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茶籽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等均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不饱和成分很大,对植物油的化学加工主要以其中的不饱和键为目标,对其进行氢化、氧化、醇化等处理,所得到的产物大多是工业上非常有用的物质,如作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1].人们将这些油料作物中的不饱和键用过氧酸进行氧化,形成环氧化物,即环氧油脂,这些环氧油是一类新型的增塑剂,作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塑料的优质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塑料老化性好,由于其稳定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加之与塑料的相溶性好,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器、农膜中,另外环氧油是由天然物质转化而来,无毒性,其他常规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是远不及它们的,故环氧油可广泛用于食品软罐、食品包装袋,酒盖内衬、塑料玩具,医药包装等与人类饮食、居住相接触的制品中.米糠油来源于米糠,与上述植物油一样也是天然油脂,亦可用过氧酸氧化成环氧米糠油,同样是一种极好的增塑剂.1 实验1.1 过氧乙酸的制备在三颈瓶中加入140ml冰乙酸,1ml浓硫酸,室温下边搅拌边滴加40ml过氧化氢,40min滴完,继续搅拌60min,静置2h,用水泵减压蒸馏,控制馏出温度不超过40℃,得到100ml高浓度过氧乙酸.1.2 环氧米糠油的制备在三颈瓶中加入100ml无渣米糠油(市售,称重90g)40ml甲苯,少量无水碳酸钠和8-羟基喹啉,在搅拌下滴入100ml上述高浓度过氧乙酸溶液,100min滴完,控制反应温度在55~65℃,反应3-4h后,静置分层,上层为黄色一桔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分出上层液体,用清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碳酸钠干燥,常压蒸馏分出80~85℃馏分(白色浑浊物),瓶内物温度140℃,即环氧米糠油,桔黄一桔红色粘稠物,重100g,折光率:环氧米糠油n25D,1.4732~1.4772(米糠油n25D1.4700-1.4720).2 结果和讨论2.1 方法制备环氧米糠油,可直接用冰醋酸、硫酸,加米糠油在反应器内,一边产生过氧乙酸,一边进行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米糠油,但硫酸的存在可使烯双键发生磺化或聚合反应,也会使生成的环氧米糠油发生开环和聚合,使产量降低,分离困难,而先制成高浓度(40%左右)的过氧乙酸再与原料米糠油反应,避免了硫酸对烯双键的醇化、磺化和产物环氧米糠油的开环与聚合,使产品易于分离和提高产量.2.2 几点讨论意见2.2.1 40%的过氧乙酸无爆炸性,但过氧乙酸的蒸气比其液体更易爆炸[2],故反应温度不宜高,在室温下进行较适宜.2.2.2 制备环氧米糠油时加入少许无水碳酸钠,主要防止生成的环氧物在酸性中开环,加入少量8-羟基喹啉也是起稳定环氧化物的作用.2.2.3 分离出来的环氧米糠油粗品,不能用碱洗,而要用清水洗至中性,因为强碱性介质中,溶液成糊状,不易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