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塑料加工助剂市场的发展分析和未来预测

   2011-05-22 40

 塑料加工助剂是一类能改善塑料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添加剂,目前已形成包括增塑剂、阻燃剂、热稳定剂、抗静电剂、光稳定剂、抗氧剂、抗冲击改性剂、加工用润滑剂、着色剂等众多品种和颇具规模的精细化工行业。目前,全球塑料加工助剂的年消费量占合成树脂总产量的10%,总计均达1100万吨。我国的塑料加工助剂工业自五十年代起步,至今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随着我国石化工业及塑料加工业的飞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还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发展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1 增塑剂 目前全民办增塑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00万t,品种有500多个。我国目前增塑剂的年总生产能力已超过70万t,生产厂家近百个,主要品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另外,还有对苯二甲酸酯类、氯化石蜡、烷基磺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环氧酯类、磷酸酯类,品种近百种,常用的品种为20种~30种。

预计到2001年,我国聚氯乙烯制品的需求量为260万t,其中硬制品为130万t,对增塑剂的需求量为60万t~65万t。增塑剂现有生产能力已可满足需求,但应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或多功能的新品种,改扩建经济规模装置(年产5万吨级以上),稳当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满足市场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我国塑料加工行业对增塑剂的总需求量将达到81万t左右。

2 热稳定剂 目前全世界热稳定剂的年消费量为30万t,其中主要品种是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液体或固体复合型热稳定剂等。我国热稳定剂的年总生产能力达到4万t以上,生产厂家约70个,品种40个~50个。主要品种是铅盐类(二盐基亚磷酸铅、三盐基硫酸铅、硬脂酸铅等),金属皂类(硬脂酸钙、锌、镉、镁等)。有机锡类(酯基锡、烷基锡)。复合的固体(液体)热稳定剂。1999年我国对热稳定剂的总需求量约为5万t,2000年总消费量均为6.08万t,到2001年将达到8.5万t~9万t,2010年将可达到15.3万t。其发展趋势是:铅盐类热稳定剂仍有强大的市场,但要推广无尘复合型铅盐;食品及医用塑料制品使用的无毒热稳定剂、有机锡和各种无粉尘污染的复合型热稳定剂的市场需求量将有较大的增长;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热稳定剂将被限制使用。

3 阻燃剂 随着世界各国阻燃法规的相继颁布,阻燃剂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对阻燃剂的开发和生产也十分重视,专业生产厂已有50多个,生产的品种有近百种,常用的约30种,年总生产能力达10.6万吨。其中,氯化石蜡7.5万t,磷基卤化磷酸酯类1.1万t,溴系阻燃剂1.1万t、无机阻燃剂0.6万t,其它约0 3万t。随着工程塑料和化学建材等用量的不断增加,全国对阻燃剂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1999年全国对阻燃剂的总需求量已达到10万t,预计到2001年可增长到11万t~12万t,2010年将可达到20万t左右。

4 抗氧剂 国外抗氧剂市场发展趋势平稳,主要品种按原料组成等分为酚类(均有100种)、磷类(约有100种)、硫类和胺类(约有150种)以及复合型抗氧剂。我国抗氧剂的主要生产厂家有辽阳有机化工厂、沈阳助剂厂、成都化学试剂厂、杭州化工研究所、山西化工研究所等,其主要品种有4426、1010、246、1076、1222、3114、264、168等。1999年的社会总需求量约为0.52万t,预计到2001年将达到0.64万t,到2010年将达到1.04万t。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抗氧剂不断增长的需求,一些地方还将新建千吨级的生产装置,总计将新增生产能力5000t左右。

5 光稳定剂 目前光稳定剂的年耗用量超过1万t,主要品种是受阻胺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和镍螯合物等,其中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年产量近5000t。我国现有光稳定剂生产厂40多个,品种约有8个~9个,主要品种是水扬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产不足需,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各类品种200t。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光稳定剂的需求量将不断的增加,1999年的市场消费量约为2700t,预计到2001年将达到3300t左右,到2010年将会达到6000t左右,市场前景将十分看好。

6 抗冲改性剂和加工改良剂随着化学建材工业的发展,硬滇聚氯乙烯制品需要添加耐候性较强的抗冲改性剂。目前我国抗冲改性剂的年总生产能力为3万t,主要品种CPE(氯化聚乙烯)占80%以上,ACR(丙烯酸酯类)占10%,还有少量的MBS等产品。上述类别中,只有山东引进德国赫司特公司CPE生产装置,其余皆为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品种。上海自80年代就开始从事ACR的研制,北京、山西也紧跟其后,使抗冲性和加工改良型ACR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已形成几套上千吨的生产规模。“九五”期间,为了满足国内聚氯乙烯硬制品加工对抗冲改性剂的需求,已批准或正在建设各类抗冲改性剂装置。“九五”末期,全国对抗冲改性剂的总需求量约为5.5万t~6.0万t左右。预计2001年全国对抗冲改性剂(含加工改良型ACR)总需求量将达到6.5万t~7.0万t左右。2010年,将达到13.6万t。今后应大力发展性能优良的ACR,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MBS和EVA,以满足聚氯乙烯硬制品加工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7 着色剂 现代塑料制品加工都使用色母粒(由颜料、载体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着色的工艺。目前我国约有色母粒生产厂家70多家,其中千吨级厂仅20余个,1999年生产能力约4万t/a。我国塑料加工业对色母粒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1995年为4万t,2000年为6万t,到2001年将增至6.4万t,2010年将会增加到10万t。今后应主要开发高浓度、超高浓度和多功能或特殊功能的母粒,以赋于各种塑料制品更加鲜艳的色彩。

8 润滑剂 塑料加工用润滑剂消耗量较大,国外每年消费20多万t,其中美国销售量为10万t,西欧为5.5万t,日本为3万t。我国已引进大批量塑料加工生产装备,其硬质聚氯乙烯树脂加工能力为50万t~60万t,按0.5%~1%的添加量计算,需各种润滴剂0.5万t以上。随着塑料管材、门窗、异型材生产的发展,对润滑剂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其总需求量将由1995年的0.5万t增至2001年的2.66万t,预计到2010年将会增加到6.2万t左右。今后应主要着重开发高速高温加工的复合型润滑剂,其产品应具有精细化、多功能、无粉尘污染、低毒性的特点。

9 抗静电剂 美国、日本、西欧各国都很重视抗静电剂的生产与应用,年消费量已分别达到6000t、3000t和5000t。我国抗静电剂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天津助剂厂、上海助剂厂、杭州化工研究所、大连轻化工研究所以及江苏、新疆等地相继研制成功各种类型的抗静电剂。国内抗静电剂的需求量在1999年已达到4000t、2000年为5000t,预计到2001年将达到6000t,2010年将达到1.2t左右。今后几年中要注重开发多功能的抗静电母粒、低毒和无毒的固(液)态抗静电剂;酯类、胺类、聚乙烯醇等也可发展;高性能成本的品种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加工助剂行业的前景看好。只要以国内外需求为依托,注重改变品种结构,发展高效、多功能、复合型或具有特殊性能的专用型助剂,发展无粉尘污染、低毒和无毒的加工助剂,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就能把我国塑料加工助剂行业的发展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