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塑料包装行行业的发展动向(一)

   2011-06-03 820
核心提示:一、规模化与区域化(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我国复合软塑包装

一、规模化与区域化(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我国复合软塑包装潢包装彩印膜<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中期,引I进复合膜小产线和凹印技术以来,随着经济快速的增长,民消费水水品的提该高,消费意识的进步,促进了高阻隔性、多功能性复合膜的发展,复合膜行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向深加加工发展,制袋印刷技术上了新的台阶,进入了“彩色革命”的时代,同时由于持续维持高利润,吸引大批资金投向软塑复合膜,彩印行业象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遍地开花,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自主研发能力弱,竞争使行业进入低利和微利时代。

  竞争促进市场成熟,促进规模扩张,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外公司的进入,正以控股、新建立独资企业、兼并收购软塑包装企业等方式,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国内软塑包装企业意识到了这种危机感和巨大的机遇,也采取各种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如,国际控股宝柏公司成功收购北京商标三厂后,又成功入主四川“青羊”,日木尔洋、德国汉高巨资在上海办生产厂。国内领先企业,如,上海“紫江”落户广东东莞,连云港扩大规模,组建航空母舰,在资本市场上,“黄山水新股份公司”于2004年8月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将逐步建成规模大的软包装生产基地。无独有偶,2004年7月伊利集团与世界500强之一1;向SCA集团携手共同投资兴建“呼和浩特胜宝包装公司”,有望建成华北地区又一大型包装企业。

  在软塑包装行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各地纷纷发挥地区优势,已形成汕头、东莞、余姚、小山、江阴、台州、温州、桐城、雄县等为龙头的软塑包装基地,积极的引进和研制新型复合包装材料,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包装需求。

  如此集中的、高密度的扩张,在软塑包装行业是从来未有过的,也是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好机遇,激流勇进者将开创新的广阔天空,固步自封将会被淘汰。在信息共亨的时代,没有自己的特色,在技术和管理上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进软塑包装企业的重组,继价格战之后,规模化将成为新的热点,优胜劣汰使软塑包装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WTO保护期,即将到期的2005年尤为重要,行业发展呼唤将“粗放型”的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由低价格效应转变为规模化效应,这将推动软塑包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也是塑料包装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塑料包装材料占总量的40%,其中,双向拉伸BOPP生产能力为45,5万吨,占BOPP总能25%,其他BOPET也是占行业第一位,软塑包装复合彩印及包装印刷业也居全国第—,如,虎彩集团,鹤山雅图仕公司都是有名的外资公司,产品远销欧、澳、非等世界各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佛山、顺德、东莞、深圳、中山密集型产业区和大型的专业市场,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塑料产业链,降低塑料产业各环节的运转成本,实现信息利利益的共享,为塑料企业带来双赢。

  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塑料产业的一体化步伐更快,去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是塑料原料重点生产区域,塑料树脂占全国30%,而塑料包装材料占全行业30%以上,以BOPP为例,三省共有生产线50套,产能80万吨,居行业首位。该地区宁波、苏州也是塑料机械和模具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有许多塑料包装企业在县、市,如,平阳和苍南都是编织袋的专业县,企业密集,竞争激烈,但客户增多,而这些企业通过加工过程的细化,化解了矛盾,形成高效率的分工合作模式。同时,长江三角地区也是塑料贸易最活跃的地方,余姚、台州、常州的国际塑化城,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分工细化,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广泛协作的平台,促进塑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绿色化,塑料包装材料发展的必由之路

塑料包装材料经历的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产量达到600多万吨,已经从最初的无包装、简陋包装发展到今天的精包装,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包装理念在发生着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树立环境意识,跟上国际绿色包装的潮流,是缩短我国塑料包装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的差距,适应内外贸易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

  塑料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有效地解决塑料包装废旧物对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国情,要十分重视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主要市场是食品包装,当前食品卫生和安全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话题,同时食品、药品包装用的软包装袋、包装瓶的安全和卫生状况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国家质检局去年9月底公布的食品包装膜(袋)抽查结果不合格率高达15%,其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就是卫生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及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差。卫生指标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已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食品软包装的组成主要为塑料薄膜和铝箔、粘合剂和油墨,其中塑料薄膜占包装总成分的70%,粘合剂占10%,油墨占10%,其他占10%。目前国内市场中普遍使用的是溶剂型聚氨酯粘合剂和甲苯油墨,在应用中存在着严重的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首先,大量排放于空气中的溶剂苯、甲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工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而且有机溶剂可能会残留在复合膜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薄膜迁移到食品中,使之变质、变味;其次,许多企业没有监控包装中溶剂残留的有效控制;第三,对于生产和运输过程的忽略同样可能导致污染。因此,只有当所有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后,企业才能保证生产的包装材料是安全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