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服困难,求得发展
2004年,塑料包装行业在克服原料涨价、成本上升、产品销售遇到从未有的困难的时候,各弛个包装材料生产企业采取积极措施,调整产品结构,险中取胜,使塑料包装材料保持稳定增长的趋。
2004年主要产品产量比2003年增长较大,根据有关统计资料。预测2004年塑料包装材料总产量可达到634,3万吨,比2003年550万吨增长15,3%,其中双向拉忡复合基材(BOPP、BOPET、BOPA、CPP)软塑复合包装袋和塑料包装容器(瓶、箱、桶、盘)增幅较大,主要产品实际产量及伞年预测见下表:
二、双向拉伸薄膜盲引进,重复建设得到初步控制
2004年针对双向拉伸薄膜引进设备过多过滥,重复建设相当严重的局面,中国包协及时向国家发改委反映情况,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适时适度的进行了宏观调控,行业协会也及时在行业中沟通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行业调整产品发展方向,向多层共挤薄膜发展,避免了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大波动,盲目引进之风得到了初步控制。
通过行业调查,到2004年全行引进的双向拉伸BOPP薄膜设备达到152条生产线,生产企业89家的生产能力达到178,9万吨,其中,引进德国布鲁克纳公司共有小产线73条,总数48%,日本三菱重工45条线占29,6%,法法国DMT公司16条线,占10,5。从上速述三公司引进的生产线约占总数90%,终复引进相当严重。因此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的十厂务相当繁终。当前,80年代初引进的规模为3000吨的设备已基本退出市场,已有8家企业倒闭,另外有8家企业被拍卖、转产生产其他产品。某薄膜公司将2.1亿元设备拍卖为2200万元,廉价的转让国有行资产流失。教训是十分的深刻双向拉伸薄膜当务之急是调整产品结构,将开发产品的重点放在特种薄膜上,如,江阴亚包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五层共挤BOPP生产线,从2004年5月起着手开发超薄珠光膜、合成纸和标签膜,于去年11月向市场推出24μm以下珠光膜,40um、70um、90μm、的系列合成纸;34μm、38μm标签膜,在质量方面,比重特性、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达到同类先进水平,显示了五层共挤的特色,明显优于同类产品。
当前BOPET发展势头过猛,自2003年以来,短短的两年多新建或计划增加24条生产线,新增能力39万吨,2003~F生产能力25万吨,产量14万吨,2004年生产能力30万吨,产量为16万吨。预计到2006年,我国BOPET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6万吨,而新增加生产线的产品基本定位都在包装用膜上,我国的BOPET生产能力将会过剩,结构性矛盾将非常突出,并有可能重蹈BOPP的覆辙。去年在宏观调控下,有几条线撤销签约合同,自行退出市场,但仍然不能乐观,要努力开拓新市场,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减缓能力过剩的压力。
BOPA的发展也不容乐观,自1993年佛塑东方包装材料公司开始引进,1994年投产,规模为2500—30001J屯,2000年以后,佛山第二条生产线投产,生产能力在6000~屯左右,一直维持到2003年,生产格局才被打破,近两三年发展势头很猛,据刁;完全统计,全行业有13家企业引进18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7,48万吨,到2005年底大部分生产线将投产,预测生产量将达到4万吨,而食品、药品、印刷业的三大市场需求约2—2,5万吨,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值得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及时了解行业信息,把握投资方向,避免重蹈覆辙BOPP、BOPET薄膜盲目引进带来的后果。
当前,BOPA企业当务之急是开发市场。从根本上说,尼龙是高结晶聚合物,加工难度大,工艺技术还不成熟,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摸索经验,不断调整工艺参数,提高成品率。在应用上难度也不小,特别是BOPA薄膜的吸湿性、防水性差,与下游复合工艺技术要密切配合,才能获得广泛的应用。同时,尼龙薄膜属高价位,原价为45000—50000元/吨,当前降至37000元/吨左右,也比BOPP、BOPET薄膜价位高。因此,用户更多选的是BOPET等。
尼龙薄膜市场的发展要与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相适应,BOPA用于包装鲜肉时,保存温度为0—3℃,保鲜期3—21天,由此可见,必须与超级市场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得到合理发展,。
总之,山于BOPA薄膜的巾场开发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应用领域尚待发展,我们一定要在提高BOPA的质量上下功夫,千万不能在搞价格战,一定要采取措施,维护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高阻隔性、功能性软塑复合包装薄膜(袋)向新的技术水平发展
纵观2004年软塑复合包装膜(袋)技术发展动向已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复合高阻隔性包装菌包装技术发展很快,防伪包装和防静电包装的需求也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