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否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存争议

   2011-06-03 1350
核心提示:  这几天,海南省政府正在举行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包装袋

  这几天,海南省政府正在举行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包装袋立法听证会,就这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听取社会意见。参加听证会的代表有12位,既有塑料袋生产厂家的,也有当律师的,还有普通市民。结果,对这一立法持完全赞同的有6位,完全持反对意见的有3位,其他的代表则持有各种不同的意见。

  海南省政府这次立法的态度很明确,对塑料包装袋的处理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也就是说,一旦立了法,超市里的塑料包装袋不再是要不要花钱买的问题,而是超市还能不能提供塑料袋的问题。

  其实,对于经营场所里塑料包装袋的治理,上海、广州的环保部门早就表了态,为减少白色污染,要求超市不再提供“免费午餐”,酝酿在适当的时候对塑料包装袋实行有偿使用。

  这两个事件都是政府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治理塑料包装袋问题,只不过不同的是,前者是要禁止使用,后者是要有偿使用。

  买东西总要用袋子盛,这袋子如果不是塑料袋就只能是布袋子、纸袋子或者是其他袋子,也可以是篮子。退休的大爷、大妈也许愿意重回二十年前提着竹篮子去买菜,那么超市就得事先准备出足够大的空间来存放它们;而对于一个上班族,就得在副驾驶座上同时放着公文包和竹篮子,或者在那套价格不菲的套装兜里揣着一个盛杂物的布袋子。显然,这几种情况都有些强人所难。

  既然不能完全禁止使用,那就通过收费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吧,多少还能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这话听起来言之凿凿,可这毕竟不只是一个塑料袋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人与一个塑料袋的问题。

  这么多年了,提供免费的塑料袋已经成为超市的一种营销策略和服务形式,是商家吸引客源的手段之一。在商言商,超市能打出“免费”牌肯定有更大的经济利益作支撑,或者说商家的“免费”对于消费者而言一定是付费后的“免费”,这一点毋庸讳言。

  而即便是塑料袋收了费,洗衣粉与生猪肉还是不能装在一个袋子里。这例子与近年来争议颇多的火车票涨价有几分类似。毕竟“年要过、家要回”,春节期间火车上依旧那么拥挤,变化的只是铁路部门运送了200%的旅客,却收取了300%的票款。

  如果环保部门也要在这个时候用收费来打破多年形成的平衡,那么由此发生改变的是,超市的每一笔交易中,消费者要从口袋里多拿出若干钱交给商家。真是这样,消费者无故增加了购物成本,超市也有“不当得利”的嫌疑,这似乎有悖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所以,一个“钱”打破不了一个旧的平衡,也撑不起一个新的平衡。遇事就要收费,除了让人觉得一厢情愿之外,恐怕也难免瓜田李下之嫌——收上的钱到底归了谁。

  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无可厚非,这里也并不想评价哪种做法有效果,但至少收费的做法作用不大。
  


信息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体系  |  会员服务  |  技术咨询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汇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00343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