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美国的非酒精饮料市场正处于平稳发展状态,而亚洲的啤酒和非酒精饮料市场则显现出飞跃发展势头。瓶装水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健康与保健浪潮给饮料增添了健康的配料,而且促进了新乳品饮料的发展。塑料是包装领域里一颗闪亮的流星。而要满足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机械设备供应商就必须遵循--
最近,在慕尼黑饮料和液体食品技术博览会上,Drinktec2005博览会会长兼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协会主席VolkerKronseder先生强调,Drink-tec始终反映本行业的真实面貌,而我们行业里的新座右铭,不是更快、更高和更先进,而是"更富有灵活性"。
他说,慕尼黑饮料技术博览会将再创新纪录。其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在博览会强调的那些适应市场要求的领域里。始终反映本行业的真实面貌,这是慕尼黑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及博览会的创办者--VDMA所创建的博览会概念。接下来,他具体介绍了本行业发展现状,特别是在饮料消费、包装材料和瓶子灌装设备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
透过零售窗口,国际市场的包装饮料预计在2005年将会增长4%以上,与去年的增长率大致相同。我只能是证实欧洲市场研究员的预报。现在至2009年,瓶装饮料的销售量预计增长近21%,达6120亿升。最高增长率的市场是中国,人口近13亿,在人口稠密地区,其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德国被认为是一个饱和的市场,其增长率趋于底线水平。
瓶装饮用水像火箭般正在腾飞,预计在2004至2009年期间将会增长近46%。水厂在亚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瓶装水的生产在所有其他地区也已有显著的增长。
上述增长形势也可应用到功能饮料领域。虽然目前整体销量还比较低,但是预计以后的六年将会增长42%,可与果汁的增长率23%相媲美。由于受人们健康和保健意识的驱动,功能饮料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人当中越来越流行。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水饮料不是甜饮料,而是添加了健康的配料。全球化的啤酒和葡萄酒生产略有增加,而白酒则处于滞销状态。
正如我们在德国所见到的,啤酒已成为背景上的一个退色的暗影。根据欧洲市场监测,预计今后啤酒产量不会有大幅度增长。由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包括东欧地区,目前啤酒产量还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所以现在至2009年预计啤酒产量可增长13%。
自1992年以来,整个亚洲的啤酒产量几乎增长了一倍。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啤酒生产领先的国家,走在美国和德国的前面。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的啤酒产量经历了四倍的增长。
在此集中谈谈啤酒工业:2003年,仅10家啤酒集团就占世界啤酒总产量的59%。今年,这个数字肯定会超过60%,毕竟啤酒企业的兼并还在继续。尤其是供应PET容器、玻璃容器和易拉罐设备的那些公司,都在关注这个集中市场的购买力。
这个问题又把我们带到饮料包装材料领域。PET容器,约占38%的市场份额,使循环使用瓶子成为可能,明显优于玻璃瓶(占27%)和易拉罐(占17%)。
拿啤酒来说,德国的情况使人难于理解这样的事实:PET瓶装啤酒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而玻璃瓶仍处于优势地位。